七十五载长歌奋进:国寿寿险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增长,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与国同生、与国共荣的中国人寿,近日正式迎来成立75周年的纪念日。
中国人寿这75年的发展,是从一颗星火到燎原之势的蓬勃,是从参与行业到引领行业的奔腾,更是从国内领先向世界一流的跃升。
如此成果,得益于中国人寿在每一个阶段因时而变、随势而动的公司战略,在贯穿始终的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行业选择中,在每一个历史性的分岔路口都做出了正确选择;更得益于中国人寿始终践行金融报国、保险为民初心使命,同时作为央企和行业头雁,在引领行业大发展的时候更致力于服务“国之大者”,将自身发展融入了国家战略中。
近期,保险行业第三个“国十条”政策出台,保险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正式来临。与此同时,“金融是国之重器”的定调也进一步增强了行业信心、激发发展活力。
成就、信心与未来,往往是相辅相成。在取得亮眼发展成绩之后,作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核心成员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的未来充满想象空间。“头雁”领航:多维度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七十五载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增长
不断突破,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近年来发展的最鲜明的特征。无论是不断突破、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的指标数据,还是因时而变、随势而动的公司战略,都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2024年上半年,在保险行业转型攻坚克难阶段,尤其是人身险行业因高基数影响的增速放缓之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多项指标均实现高质量增长,展现出头雁转型发展成色。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公司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超越6万亿元,分别达6.22万亿元和6.09万亿元,二者分别较上年度末增长10.1%、12.5%。内含价值超1.4万亿元,稳居行业首位。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42.16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382.78亿元,同比增长10.6%;保费规模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总保费达4895.66亿元,同比增长4.1%;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322.62亿元,较2023年同期重述结果同比提升18.6%……
数据大好是当前的阶段性成果,更重要的是未来清晰的增长预期。业务结构优化、长期业务稳健提升,打开了未来继续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同时,渠道改革也成效显著,在深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之下,个险渠道不仅实现代理人数量的企稳回升,保费收入、新业务价值均得到强化,且新型营销模式“种子计划”的布局也已初见成效;银保渠道在“报行合一”后价值贡献加大,增长的双轮驱动正式成型。
而更深入地看,这其实也得益于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具有前瞻性的价值转型,并且在不同阶段战略清晰、打法精准。据悉,自2014年起,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就开始了价值转型,进行了包括推行新基本法、优化销售队伍并提升产能、主动压缩趸交业务等系列操作,以规模速度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寿险公司。这一行动不仅在行业内颇具魄力,同样也极具前瞻性,由此当时多项重要指标得到改善,业务质量、队伍质量均稳中有升。随后,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迎来多个重要的节点突破,在2016年其首年期交保费占比首次超趸交保费,2017年保费收入站上5000亿平台等。
2019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又发起了名为“鼎新工程”的系列变革,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调优。推动销售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有力加强人员招募、甄选、管理,用有效队伍驱动业务发展。同时,对机构分类分级管理,倾斜基层、倾斜一线,实施市场化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鼎新工程”规划一年打基础、二年搭框架、三年见成效,到了2020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总保费规模突破6000亿大关,达到6122.65亿元,同时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等指标位居行业第一。
2022年底,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启动了新经营策略——“八大工程”,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建设、营销改革、资源整合、客户经营、政企合作、生态驱动、数字化转型等八个方面的创新突破,全面升级公司发展动能,以期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如今,在中央对金融业进行重新定调之时,保险业的使命和功能更需发挥出来。此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正在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践行“三坚持、三提升、三突破”经营思路,聚焦强化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谱写作为寿险行业“头雁”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与国同生共荣:从一颗星火到燎原之势,引领行业大发展更要服务“国之大者”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是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轨迹,也是中国人寿稳健发展的生动写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同年,中央政府批准组建了国内首家保险公司,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寿的发展元年。
1958年,国内保险业务全面停办,保险业的这颗星火迎来重大挑战,艰难存活。
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星火不灭火势正起。
这是历史性决定保险有或无的关键几年。
1984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立人身保险部,人身险业的火种开启。
1996年,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即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的前身正式成立,进行专业化经营。
1999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正式揭牌,中国人寿作为独立品牌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几年的核心主题或许可以概括为初始和探索,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激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保险业较高的开放程度也吸引了诸多外资机构,共同推动中国寿险业步入高速发展期。
此时的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也迎来自己的里程碑:
2003年,重组改制终于让星火启动燎原之势,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加快改革发展步伐,重组改制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并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同年12月17日和18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分别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创造了当年全球最大IPO记录。3年后的2007年1月9日,又于A股上市,成为首家同时在中国香港、上海、美国纽约三地上市的险企(现已从纽交所退市)。
随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相继开辟资管、财产险、养老险等板块,“规模效应”助推发展;而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成为广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后,国寿集团综合金融集团优势确立,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寿险+”的协同优势也进一步加强。
彼时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策的大力推动,2006年和2014年国务院分别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我国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而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案例。
其实,从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诞生、上市,发展至今,一直扮演着多重角色,不仅是行业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行业的引领者、推动者,以其头部资源和经验为其他市场主体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改革方向,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产品服务、渠道,甚至是管理理念,一直引领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不仅是作为“头雁”引领行业业务发展,而且还积极发挥国企担当,服务“国之大者”。例如,在养老方面,2024年上半年承保老年人群体超9632万人次;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200亿元,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突破4.25万亿元;在乡村振兴方面,2024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为1.8亿农村人口提供风险保障50.41万亿元,向231万人次赔付80.72亿元;在绿色低碳方面,2024年上半年绿色保险保额达5729.23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过4700亿元。未来与国同行:深度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
与共和国同生同行的中国人寿,正在紧扣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战略中。
近期,保险行业第三个“国十条”政策正式出台,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来临。其中,有两大重要方向尤其不能忽视,一个是从产品方面指明的未来发展空间,第三支柱养老险、健康保险、普惠保险、浮动收益型保险等大有可为;另一个是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的作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等。
作为与国同行的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一直都在发挥保险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深度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大病保险、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方面积极发力,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承办了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70多个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和12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承办400多个健康保障委托管理项目。在大健康大养老方面,国寿大健康平台提供超百项服务项目,并且已在14个城市布局17个机构养老项目,积累具有养老属性的保险业务准备金近4万亿元。
保险资金具有投资期限长、资金规模大等特点,与“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天然匹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承担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的角色,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实干才能兴国,金融业作为“国之重器”,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五篇大文章”也给金融业指明了努力方向,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五篇大文章”的书写融入到了具体的每一项业务中,从而使其更有落点,也更有温度,无论是以资金助力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险”力量,还是绿色保险、绿色产业投资,亦或是为普惠群体提供针对性保障、资金帮扶,为老年群体提供真正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将数字化融入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是扎实的干事成事。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一直坚持“成己为人 成人达己”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始终践行金融报国、保险为民初心使命,在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寿险头部企业的使命价值。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七十五载长歌奋进:国寿寿险实现全方位跨越2024-12-31
- 勤哲Excel服务器自动生成智慧水厂信息化管2024-12-31
- 国寿寿险推动吉林医药企创新融合,助力“健2024-12-31
- 金融教育宣传月︱防范非法集资 勿入高利陷2024-12-31
- 沂链通供应链票据公共服务平台供票业务规模2024-12-31
- 中国人寿济南市分公司积极开展2024年“金融2024-12-31
- 再攀新高!中国人寿上半年总保费超4895亿元2024-12-31
- 中国人寿联合国家大剧院赴定点帮扶县创新开2024-12-31
- 昌联荣获2025《财经》 长青奖“年度最具价2024-12-31
- 2024,我们的答案——为守护每一份美好全力2024-12-31
- 适老服务新风尚,看保险柜面如何写好“养老2024-12-31
- 雅迪庆生王鹤棣:流量密码背后,电动出行巨2024-12-31
- 技术转移转化领域的卓越推动者:胡海国先生2024-12-31
- 君乐宝‘石家庄乳业工’喜提河北省级劳务品2024-12-31
- 易快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造农业电商全面2024-12-31
- 和府捞面:打磨供应链,以质价比破局2024-12-31
- 重庆国际都会|川渝共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2024-12-31
- 摄影之路展家国情怀——访企业家、慈善家、2024-12-31
- 茉莉智慧加入《母婴保健服务机构通用要求》2024-12-31
- 邮储银行衡水市分行荣获“2023年度全国邮政2024-12-31
- 从 “制造” 到 “创造”,威脉医疗用创2024-12-31
- 这一年,这些人,这些事2024-12-31
- 匠人多平台荣获“2024中国数智化服务创新品2024-12-31
- 创新引领,共谋发展 | 箭牌瓷砖2025年经2024-12-31
- 益禾堂积分狂欢月:多重活动精彩纷呈,好礼2024-12-31
- 【中国焦点面对面】政策组合拳助力,2025年2024-12-31
- 企业代表聚集北下关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12-31
- 2024中国矿业十大新闻发布2024-12-31
- 第十四届央视财经香港论坛举行 聚焦“科技2024-12-31
- 资本市场“小作文”不断 交易商协会:全面2024-12-31
精彩推荐
- 护航年末流动性 降准蓄势待发
- 千亿资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为绿色金...
- 市值管理新规推动估值重塑 央国企或成主导
- 央行连续操作注入流动性 降准预期再升温
- 小黄象携手中国国家U18冰球队,以热爱书...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丰富市民“花样”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经”:高山盆地“金果”...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平台企业和平台内商...
- 遇见非遗丨把沉睡的泥土镌刻进生活
- “江南蔬菜之乡”江西乐平3000余亩水芹...
- 襄阳牛肉面:“热辣滚烫”显“侠义”
- 【百万庄小课堂】今天你emo了吗?职场青...
- 中国试点开放信用监管数据 便利境外来...
- 深圳年度最大规模毕业生双选会提供岗位3...
- 广西桂林满城桂花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