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钱文忠寻脉江南:家乡无锡,是一座文脉深厚的城市|微资讯

2025-11-28 22:24:46来源:紫牛新闻

江南文脉、无锡气韵。11月28日,在江南冬日最美时节,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回到家乡无锡,踏访东林书院这座浸润着千年书香的圣地,开启“寻脉江南 品读无锡”文化之旅。

活动由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无锡市图书馆承办,现场,钱文忠与无锡市图书馆古籍专家朱刚联袂开讲,从东林书院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启程,探寻东林书院、无锡博物院、无锡市图书馆、名人故居、荡口古镇等文化地标,在历史纵深与人文肌理中,触摸无锡“崇文重教、经世致用”的江南文脉温度。

从东林书院到博物院:探寻江南文脉的脊梁与记忆


【资料图】

踏进东林书院,钱文忠教授动情感叹:“我离开家乡已经51年。小时候在无锡,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我现在还记得住过的棉花巷,记得院子里那一棵无花果树。今天,回到家乡无锡,读到身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名联,先贤的襟怀与担当,如长风贯堂,穿越四百载时空,直叩心扉。”

他谈到,四百年来,这副楹联早已超越笔墨,化作无锡文脉的筋骨,塑造了江南士人“崇文而不迂阔,务实而不功利”的精神品格。东林书院的依庸堂,乃依乎‌《中庸》之意,即强调中庸之道,东林精神里有一种中和持重的精神,对无锡这座城市有不小影响。“我们都讲,无锡人的性格在烟雨江南中,相对是比较硬度,跟江南别的地方不一样,无锡人有风骨,但无锡人不激进、不走极端,讲实学、求实用,比较理性。”

随后,对话延伸到无锡博物院和碑刻馆所承载的江南文脉记忆。

元代倪瓒《苔痕树影图》

元“邓万四郎”款连生贵子纹高足金杯

钱文忠细数无锡博物院的镇馆之宝:2500年前的春秋晚期青铜剑吴王僚剑、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元代倪瓒《苔痕树影图》、元“邓万四郎”款连生贵子纹高足金杯等文物,勾勒无锡人文的早期华章。他特别提到,元代倪瓒《苔痕树影图》这一幅国宝级藏品,乃倪瓒七十二岁的画作,是中国文人画兴起、繁盛于江南的佐证。

下午,钱文忠慕名来到无锡博物院“寻宝”,在《苔痕树影图》、朱元璋《吴王手谕》前,赞叹国宝级藏品的潇洒意趣;在钱裕墓志铭前,他驻足感叹其“行己正直、造福乡里”,正是无锡“经世致用”文脉的早期模样。

《无锡县志》“江南人文甲天下”

钱文忠教授称,碑刻是“石质史书”,无锡碑刻馆所藏的南宋《无锡县学淳祐癸卯续增养士田记》碑,“煌煌巨制”为研究宋代教育赋税制度提供了关键史料。由无锡县学改建的无锡碑刻馆,见证了宋代以来无锡学子的求学之路,钱文忠援引《无锡县志》“江南人文甲天下”、“往往百人而取一”,感慨无锡科考竞争之烈,即便如此,一代又一代无锡学子还是争相进县学、读圣贤书,“崇文重教”的热忱,早就融入无锡城市血脉。“考取功名的,踏上仕途;未考取的,贡献桑梓,率领子弟在无锡这片土地上耕读传家,带来了无锡自古至今的人文荟萃、书香鼎盛。”

从浩瀚古籍到名人故居:触摸江南文脉的时空传承

无锡市图书馆的古籍、家谱,是江南文脉的“文字传承”。

元天历本《范文正公集》内页

磁版《周易说略》

谈及无锡市图书馆珍藏30万册古籍、2万余册善本,特别是,元天历本《范文正公集》、磁版《周易说略》、明嘉靖无锡顾氏奇字斋刻本《类笺唐王右丞诗集》等稀世珍本,钱文忠教授赞叹,无锡是当之无愧的“文献之邦”,正是这些跨越数百年时光的典籍,将无锡人对文字的敬畏、对学问的执着,一代代传承,成为无锡文脉最深沉的根基。

明隆庆版《华氏传芳续集》是无锡市图书馆馆藏最早家谱

朱刚补充道,无锡市图书馆馆藏家谱,有2000余种2万余册,无论是规模与价值,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地市馆中均名列前茅。其中,馆藏最早家谱——明隆庆版《华氏传芳续集》,距今450年,记录着“无锡第一望族”华氏明清两代近四十位进士的辉煌,此外,图书馆完整保存了荣氏从清嘉庆到当代的五次修谱版本家谱。众多家谱记录无锡各家族“读书明理、实干兴邦”的足迹,将江南文脉的厚度沉淀。

钱文忠教授强调,要真正触摸无锡的江南文脉,不能只埋首故纸,得从书里走出来,走到街巷中去。

薛福成故居

薛福成故居、无锡梅园等,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见证了无锡近代工商业的崛起。近代无锡诞生了如华氏、荣氏、唐氏、薛氏家族等众多望族,他们创办实业、修桥铺路、兴办教育,用实干诠释“经世致业”的担当,也孕育出“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

他特别谈及,无锡的望族有其卓然之处,他们未沉湎于士大夫热衷的风花雪月、文玩雅集,不局限于“学而优则仕”,以更为开阔的时代视野,实现“耕读传家”与“实业报国”的知行合一,这也影响无锡这一派江南文脉,始终保持务实开拓的生命力。

漫步荡口古镇,感受“江南古韵”

当日下午,钱文忠一行漫步荡口古镇,这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宛如江南水墨画一般,这座孕育了华蘅芳、王莘、钱穆、钱伟长、华君武等名家大师的古镇,人杰地灵,当驻足“江南第一义庄”华氏义庄,一行人感受到代代相传的孝义之风。钱文忠饶有兴致地与无锡精微绣、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互动,了解无锡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指尖技艺中,感受无锡传统文化的灵动。

从东林书院出发,循着无锡博物院的文物、无锡市图书馆的古籍、街巷的故居,钱文忠一步步寻脉江南、品读无锡,他感叹,无锡所代表的江南文脉,兼具“风声雨声读书声”的雅韵,与“实业报国济天下”的担当,这“崇文重教、经世致用”的文化传承,化作无锡人性格中的温润与刚毅,描绘了江南文脉中“务实谋远”的底色,激扬起敢为人先的时代力量。“身为无锡人,我倍感骄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曹志娟

校对 潘政

关键词: 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02 369 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