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爆火吸睛,入境游市场快速复苏
阅读提示
今年以来,受益于入境免签政策持续扩容,我国入境游市场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便利支付水平持续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访中国、体验中国,带动旅游相关产业消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周五下班去中国!”最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旅行,在韩国社交平台上爆火,成了一些年轻人便利又新潮的旅游方式。事实上,不只在韩国,当下,中国游正吸引全世界的目光。“China Travel(中国游)”的标签已成为海外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
“中国游”爆火吸睛背后,是入境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等政策利好释放带来的强大吸引力。近段时间,中国已经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实行过境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定。
五湖四海宾朋光临,不仅著名景区“长满了”外国人,大街上的外国人也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与此同时,外国游客入境的城市选择越来越多元,“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被China Travel “硬控”的一年
“今年接待的自由行散客和商务团数量明显增加了。”上海导游刘先生自2021年开始带着外国游客Bike Tour(骑单车城市观光)。原本只是周末兼职,免签政策推行后,火热的入境游市场给了他底气下决心全职投入。
刘先生针对外国游客需求精心设计了骑行路线,从武康大楼附近出发,先去看看宋庆龄故居,然后骑车穿梭在前法租界,再到人民广场,最后抵达外滩,一路穿越人间烟火与繁华。
“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很新奇。”不久前,来自芬兰的巴斯夫妇跟随刘先生,骑车经过淮海中路时,对路边的一个菜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刘先生带着他们进入菜市场闲逛,畅谈彼此对于中西饮食差异的认识,让巴斯夫妇对中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和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交流、交朋友,向他们展示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成就感满满。”刘先生自豪地说。
今年以来,来中国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中外交往更加密切。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今年以来,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境内外引发热烈反响,适用此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 入境游政策利好持续放送
今年以来,入境游政策利好持续扩容。近日,过境免签政策再迎利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12月17日起,我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与此同时,配套设施与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升级。多地通过设置外卡POS机、推进重点旅游景区线上英文预约界面等方式,让来华旅游更舒适、更便捷。以北京为例,英语、法语、俄语等9种语言的国际版门户网站供不同语种的人们了解首都,覆盖全市的涉外服务体系,让外籍人士在华办事更方便,颐和园、天坛等知名景点已落实双语预约服务,景区内部也提供双语标牌。
为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进而给外籍来华人员更高效、更便利的消费支付体验。
据了解,北京、上海、陕西、河南、福建等多地已出台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上海在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共建设3个外籍来华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和1个支付服务区,打造支付便利化“先行示范区”。福建、湖南、海南、陕西、甘肃、贵州等地围绕著名景区、重点商圈、入境口岸等场所打造支付服务示范区。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殷杰表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直接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旅游相关产业的消费。这不仅增加了服务业收入,还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让外国游客放心“种草”
在上海旅游时,来自芬兰的梅到商城“扫购”了10双筷子,在她看来,筷子不仅实用,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材质让她爱不释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认为,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不仅能真切领略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也会被中国人独特的东方生活格调所吸引,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当前,入境游热促进了“地陪”“伴游”等新职业从业者的出现,他们能带给游客更加本土化、深度游的体验。不过,对于此类职业,市场上仍存在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矛盾。吴丽云建议,通过第三方机构介入进行评估和考核管理,进一步规范新职业发展,提升外籍人士“中国游”体验,让更深度的“中国游”吸引更多全球游客。
“下一步,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持续深入推进移民管理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改进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持续提升外国人来华学习、工作、生活便利度。”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欢迎更多的外国朋友来中国,亲身感受新时代中国之美。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中国游”爆火吸睛,入境游市场快速复苏2024-12-19
- 2024年末岁尾多重利好接踵而至 A股跨年行2024-12-19
- 中国新能源车自信“出海” “圈粉”世界2024-12-19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明年或放缓降息步伐2024-12-19
- 越南工厂租金“贵过”东莞,中企称“弯腰挣2024-12-19
-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多部门打出政策组合2024-12-19
- 这座“柚”香“柚”甜的小城,有何致富密码2024-12-19
- 人民银行加码逆回购 年底降准预期再升温2024-12-19
- 物流总额创新高 360万亿意味着什么2024-12-19
- 北新防水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产品质量稳步提2024-12-18
- 年轻户外全场景产品 爱玛A7Plus全国正式发布2024-12-18
- 中国高端家电走俏海外:海信智能大屏冰箱销2024-12-18
- 秘鲁钱凯港至上海港航线首船进港 2万余吨2024-12-18
- 中信银行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 助力经济2024-12-18
- 科技赋能消费新业态 千店联动共探流量密码2024-12-18
- 以“链”为媒 向新而行2024-12-18
- 天津海关首次启动船舶智慧电讯检疫模式2024-12-18
- 中国秋粮收购超1.6亿吨 收购进度快于上年2024-12-18
-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调查:近九成受访中国内地2024-12-18
- 增加适老产品供给壮大银发经济2024-12-18
- 海口今年第四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422024-12-18
-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4-12-18
- 美颜听劝局!润致娃娃针x分层抗衰带来正确2024-12-18
- 爱心传递,公益“童”行 | ATFX关爱儿童2024-12-18
- 邮储银行衡水市分行开展2024年“宪法宣传周2024-12-18
- 衡水市分行获衡水市公安局桃城分局新型网络2024-12-18
- 年末旺季来袭,顺友物流拉美专线为跨境电商2024-12-18
- 东鹏饮料全国化提速,多基地协同助力市场版2024-12-18
- 持续进军海外市场,中信博立志争夺光伏领域2024-12-18
- 跨界联动!HOTDOG数字藏品携手湖南航空开启2024-12-18
精彩推荐
- 护航年末流动性 降准蓄势待发
- 千亿资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为绿色金...
- 市值管理新规推动估值重塑 央国企或成主导
- 央行连续操作注入流动性 降准预期再升温
- 小黄象携手中国国家U18冰球队,以热爱书...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丰富市民“花样”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经”:高山盆地“金果”...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平台企业和平台内商...
- 遇见非遗丨把沉睡的泥土镌刻进生活
- “江南蔬菜之乡”江西乐平3000余亩水芹...
- 襄阳牛肉面:“热辣滚烫”显“侠义”
- 【百万庄小课堂】今天你emo了吗?职场青...
- 中国试点开放信用监管数据 便利境外来...
- 深圳年度最大规模毕业生双选会提供岗位3...
- 广西桂林满城桂花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