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中国桥梁既“身强体壮”又“聪明过人” 急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已建桥梁达100多万座,其中许多桥梁已经步入中老年。这些中老年桥梁如何养护?跨越外海、深山、深谷的桥梁,又该如何破解建设难题?在东
2021-05-28 15:28:43 -
北斗系统正式进入全球服务新阶段 持续强化系统运行管理
时空令人遐想,未来更加可期。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6日上午在南昌开幕。本届年会以时空数据赋能未来为主题,旨在契合我国北斗进入
2021-05-27 15:15:13 -
生物学上衰老进程有确切评估指标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你究竟老不老?或许很快就有一套生物指标可以确切地告诉你。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6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一种方法
2021-05-27 15:12:46 -
软X射线观察纳米载体为智能医学带来突破 可以为医学研究节省更多时间
在高靶向药物输送和环境清理方面,微小纳米载体有巨大潜力。为研究纳米载体,科学家需要附着荧光染料或重金属标记来观察其结构,而在此过程
2021-05-27 15:04:18 -
观赏壮美银河,六月正当时 10日日偏食,错过要等9年
进入6月,暑气渐盛,夜长更短,不过观星时也不再有受冻之虞了。6月不仅将上演一场堪称未来9年之绝唱的日偏食,还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三垣星
2021-05-27 15:02:14 -
工信部:5G手机终端连接数超3亿户 将持续增强5G系统领先优势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截至4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 05亿户,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 1亿户。5G加快应用不仅在于手机用户数
2021-05-27 15:01:14 -
原子观测分辨率提高两个数量级 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像素阵列探测器(EMPAD)与更复杂的三维重建算法相结合,将原子观测的分辨率提高了2个数量
2021-05-26 15:45:47 -
汞含量超高!格陵兰冰盖有大型汞源 将对北极局部甚至全球海岸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据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25日发表的地球科学研究,科学家发现格陵兰冰盖西南端有一个大型汞源,其冰川流域的融水河流中溶解汞含量非常
2021-05-26 16:01:39 -
新型稳定有机化合物室温下成功合成 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上
近日,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在室温下成功分离和表征了一种新型、高反应性的有机化合物。这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
2021-05-26 15:59:51 -
观天巨眼FAST:让中国射电天文领先世界二十年 科研“铁军”托举大国重器
紧闭的电动门,挡住了去路,正在观测的警示牌格外醒目。这是贵州平塘大窝凼——中国天眼所在地。谁能想到,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人迹罕至
2021-05-26 15:02:26 -
首次采用自主研制的牵引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 自主巡逻监控绵泸高铁电气运维
5月21日,作为成渝经济区城际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川南城市群快速客运通道之一的绵泸高铁联调联试进展顺利,其电气化建设智慧化程度再创新
2021-05-26 15:43:10 -
月球上开展导航电信服务 围绕月球的“太空竞赛”
据欧洲媒体报道,欧洲空间局(ESA)近日宣布将支持两大企业财团设计具体的项目,开发未来的卫星星座,环绕月球运行,为月球探索任务提供导航
2021-05-25 15:18:10 -
新型光整流天线收集能量效率提高百倍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
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介绍了一项能源研究的新进展:美国科罗拉多博尔德大学科学家利用电子神奇的共振隧穿效应,设计出一种能
2021-05-25 15:13:14 -
应对老龄化 科技如何“适老” 信息障碍需要“更完美”的技术来解决
在医院的自动取号机前无所适从;去超市买东西拿着钱却付不了,因为店家都用网上支付……这是如今很多老人遇到的尴尬:不会手机支付,不会使
2021-05-25 15:09:40 -
防沉迷系统,真能管住孩子吗? 相关方缺乏充分准备
今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开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新篇章。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9 89亿,其中
2021-05-25 15:03:53 -
中微子实验:稳妥推进装置建设,江门接棒前行
运行了3275天11小时43分0秒后,2020年12月12日,深圳大亚湾核反应堆群1600米外、藏在百米高花岗岩山体腹中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被按下
2021-05-25 15:01:37 -
可自主跳动的人类自组织心脏类器官培育成功 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细胞》杂志上
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迷你心脏类器官,称为类心脏,它们可以自行组织为心腔状结构而无需实验支
2021-05-25 11:21:32 -
单原子厚新型碳材料拥有金属特性 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
德国和芬兰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合成出了一种独特的新型碳原子网络,新形式的碳像石墨烯一样,仅一个原子厚,但原子结
2021-05-24 15:17:28 -
智慧医疗,让看病更便捷 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效率
与传统医疗模式不同,智慧医疗具有数据密集型等特点,通过用户友好的交互方式、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病变检测,提高诊断
2021-05-24 15:16:17 -
云南、青海地震相对独立 谨防次生灾害
5月21日晚,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 4级地震,截至5月22日7时,漾濞县连续发生地震398次。无独有偶,5月22日凌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 4
2021-05-24 15:15:07 -
“真材实料”助高压输电节能降耗 电力需求持续增高
当前,在电能替代的大背景下,电力需求持续增高。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输电网络,运行总里程近150万公里。然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
2021-05-24 15:13:43 -
信息爆炸时代,与时俱进升级算法技术
今年五一小长假,颜成钢没有休息,他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忙着迭代他们最新的算法。这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将自己
2021-05-24 15:11:14 -
人脑可控制“第三根拇指”执行复杂任务 提高了运动控制能力
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网站19日报道,该校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机器拇指——第三根拇指,并让受试对象使用这个机器拇指。结果发现,受试者
2021-05-21 15:06:35 -
单碱基编辑首次应用于非人灵长类模型 研究报告19日公开于英国《自然》杂志网站
美国遗传学家团队近日首次在非人灵长类模型中,实现了对一种名为PCSK9基因剪接位点的高效精准编辑。这一成功意味着,只需单次注射,便可持
2021-05-21 15:05:27 -
双向脑机接口刺激大脑唤起触觉 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
2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匹兹堡大学康复神经工程实验室的生物工程师团队描述了一种新的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即如何通过增
2021-05-21 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