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观测分辨率提高两个数量级 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像素阵列探测器(EMPAD)与更复杂的三维重建算法相结合,将原子观测的分辨率提高了2个数量级并创下新纪录。借助新技术,科学家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定位单个原子,这对于观察半导体、催化剂和量子材料来说非常重要,且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2018年,康奈尔大学的大卫·穆勒等人研制了一款高性能探测器,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3倍,创下当时最高纪录。尽管这种方法很成功,但它只适用于仅几个原子厚的超薄样品。
有鉴于此,康奈尔大学团队用EMPAD结合更复杂的算法再次打破了自己的纪录,主要研究人员为该校博士后陈震(音译)。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穆勒指出,借助新算法,他们能纠正显微镜所有的模糊,将精度提升2个数量级,达到皮米(万亿分之一米)级精度。
穆勒表示,最新研究创造了新纪录,实际上已成为目前有效观测的分辨率的上限。现在,他们基本上可以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找出原子的位置,这让以前很多无法测量的事物变得可以测量。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由较重原子组成的材料或通过冷却样品,再次刷新他们的纪录。但即使在零温度下,原子仍有量子涨落,因此,精度的改善空间并不大。
陈震等人表示,新技术将使科学家能在三维空间中定位单个原子,还能帮助他们找到特殊结构中的杂质原子,并对这些原子及其振动逐一成像,这对于给半导体、催化剂和量子材料(包括量子计算中使用的材料)成像特别有用。新方法还能给较厚的生物细胞或组织,甚至大脑内突触之间的连接成像。而且,虽然该方法耗时且计算量大,但采用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并与机器学习和效率更快的探测器相结合,可以提高效率。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腾讯入股隆匠网络科技,后者经营范围含...
- “英途康”完成亿元级D轮融资 本轮融资...
- 碳中和概念股再度走强,开尔新材、先河...
- 三大指数午间休盘涨跌不一,医美、日用...
- 香港恒指午间休盘涨0.71%,腾讯控股涨超1%
- 世纪互联:一季度营收为13.869亿元,调...
- AI对话心理平台“Wysa”获550万美元A轮...
- 扫地机器人品牌“哇力”完成数千万元A轮...
- 腾讯成立鑫正科技新公司 经营范围含企...
- 喜马拉雅投资成立科技公司 经营范围包...
- 宁德时代斥资3亿元参与股权投资基金 持...
- 港股大幅收涨,科技股集体走高
- 老虎证券:一季度总营收为8128万美元,...
- 4月份绿色债券发行超500亿元 数量同比...
- 今日申购及发行情况:崧盛股份 保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