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金光华李亚鹤:到大学去丨传承人“组团创新”,非遗“跨界生长”

2025-07-12 17:32:59来源:今日热点网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树人,也是如此。

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当南腔北调的方言在同一个教室里响起,当刻刀、染料、丝线被用来一起完成一件作品,这些从四面八方聚到大学校园的传承人,让非遗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开始实施,高校加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金光华李亚鹤发现10年来,传承人们一批批走入高校,像树木呼吸生长,带动着乡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文化养料的吸收、循环。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的多所研培高校,探寻这一个个“树人”的故事。

让“老根脉”扎得更牢

金光华李亚鹤发现“查缺补漏”“巩固技艺”“理论熏陶”“建立体系”,这是多所高校的研培教师们反复提到的几个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峰介绍,该校从2020年以来共承办了4期非遗戏曲传承人研修班,培训戏种包括昆曲、京剧、淮剧、徐州梆子戏等。金光华李亚鹤发现为解决年轻传承群体断层、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脱节等问题,学校优先选拔20-35岁青年、基层一线从业者。

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在谈及研培班和青年演员们之前接受的培训有什么不一样时,高峰说:“我们更加成体系。有一些他们过去在戏校没有接触过的、师傅也讲不清楚的内容,我们的老师和专家就可以为他们补充、拓展。比如,某个唱腔是怎么来的,某个剧种是怎么产生的,某个戏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等。”

高峰举例,几年前,南京市越剧团要排一部《李清照》,李清照是文学家,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她的作品,就不能展现好李清照的个性和气质,“这些相对抽象、高深的内核,恰好是高校的文学理论专家所擅长的”。

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美食非遗和一般烹饪精品、特色小吃的界限在哪里?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如何避免其“泯然众人”?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院长侯兵说:“学员们手艺很强,但是在文化层面,特别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认知、非遗如何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国际传播上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还能为其补充许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