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看清理财产品的涨跌逻辑

2024-08-16 13:44:24来源:经济日报

投资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审慎评估、综合权衡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要坚持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理财产品管理人则要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化,科学制定投资策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适当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

近期,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昨天赔钱了”这一投资者不愿看到的现象再次出现。面对赔钱的理财产品,是继续持有还是立刻赎回?部分投资者举棋不定。这时,看清理财产品的涨跌逻辑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

有人可能会问,之前的理财产品为什么没有“涨跌”,到期了就会给我一个约定好的收益?实际上,之前的理财产品也有涨跌,只不过被管理人“管理”了。“资管新规”发布之前,银行理财存在刚性兑付——市场随时在变,但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却不变。这是怎么做到的?管理人拿高收益产品的“丰”补了低收益产品的“歉”。这样一来,投资者没有享受到额外收益,管理人承担了剩余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增加。“资管新规”发布后,理财产品开启净值化转型,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净值随行就市,或涨或跌,之前的额外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但风险也要由投资者承担。

理财产品净值的涨跌取决于底层资产收益的涨跌。所谓底层资产,简单来说,就是你购买的理财产品究竟把钱投向了哪些领域的哪些具体资产。通常情况下,当这些资产组合的价格上涨了,理财产品的净值也会上涨,反之则下跌。

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重点关注该产品的底层资产,理性分析其涨跌逻辑。如何分析底层资产?根据资金投向,理财产品可分为四大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具体到每一个产品,投资者可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重点分析“投资范围”一项,看清楚资产类别、投资比例、投资策略等。

当前,投资者尤其要注意那些被“捧起来”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今年以来,部分资产管理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这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当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的净值回撤也会很大。

投资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审慎评估、综合权衡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其中,要坚持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看到“高收益”,就要第一时间想到“高风险”。与此同时,理财产品管理人要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化,科学制定投资策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适当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