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加紧出方案遏制“两高”盲目发展 发改委点名“未批先建”
九省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 发改委点名“未批先建”
今年上半年,青海、宁夏等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有些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遏制“两高”行动乏力……8月17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点名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中,有些地方、行业、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能耗“双控”制度,制定出台三年工作方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拿下来。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宁夏、陕西等多地也纷纷研究制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行动方案,采取全面梳理摸排“两高”项目、严把源头管控关等一系列措施,踩住能耗“双控”的“刹车”。
发改委点名纠正“跑偏”现象
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压减拟上马的“两高”项目350多个,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专项检查中也发现,不少地方的决心力度和工作成效还存在差距,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有的地方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比较突出。”孟玮指出,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有的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提出的目标超越发展阶段;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有的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有的对节能减排工作不够重视,能耗“双控”落实不力;有的行业没有扎实做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而是寄希望于某种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有的机构蹭热度、追热点,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
孟玮表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今年上半年,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根据要求,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9省(区),对所辖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暂停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以外的“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认为,以当前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来看,有8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活动有关,采用能源总量与强度地方双控举措,有利于根据各地发展差异和实际情况,把节能减碳目标分解到地方层面,从而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与考核。
地方加大能耗“双控”工作力度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表示,下半年地方要平衡好降碳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推进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基调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企业转型需要过渡期,节能环保检查要避免执行环节扭曲,避免长期目标短期化、环保一刀切等问题,因地制宜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据记者采访了解,宁夏提出对煤电、石化、化工、煤化工、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等行业能源消费量5万吨标煤及以上的新建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目前违规在建的“两高”项目已基本停建整改,违规存量“两高”项目停产整改,拟建“两高”项目已停止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下一步将全面梳理摸排“两高”项目、行业节能改造空间,一企一策制定节能改造方案,从存量项目中去挖潜能耗指标空间,为先进产能腾出容量空间。宁夏宁东等地区已启动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诊断工作,“十四五”重大项目能耗需求总量压减84%。
“就是要淘汰出清一批不符合产业要求的‘两高’项目,鼓励转型一批高效益、高耗能产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鼓励引进一批能耗强度低于‘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的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王汉武说。
为鼓励各地加大能耗双控工作力度,宁夏还提出,全区统筹设立能耗强度下降激励目标,对达到激励目标的地区,考虑可不进行能耗总量考核。
日前召开的山西省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也在研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并原则通过这一行动方案,决定提交省委审定。会议强调,山西将采取果断措施,从严从紧从实控制“两高”项目。其中包括,严格执行准入政策,严控项目审批流程;全面排查在建“两高”项目,建立清单,严格复核;加强存量“两高”项目管理,全部纳入台账。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加速淘汰退出炭化室高度为4.3米的焦炉,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全省24家在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年内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20家焦化企业、17家水泥熟料企业列入今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计划。
孙传旺建议,地方在严格把控“两高”行业投资准入与项目审核的同时,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增强金融对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的牵引与支持,引导资金流向更有效率的低碳行业和部门。同时,尽快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择机纳入更多行业和交易主体,利用市场机制助推绿色低碳转型。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央地加紧出方案遏制“两高”盲目发展 发改2021-08-18
- 汽车芯片持续短缺 国家出手打压哄抬价格和2021-08-18
- 乡村消费迎政策力挺 两万多个镇迎商贸流通2021-08-18
- 辅助驾驶功能不可盲目使用 造车新势力消费2021-08-18
- 信用卡分期收费套路消费者多花冤枉钱 实际2021-08-18
- 首次生活场景双App联合营销,招行“冰爽一2021-08-17
- 拉卡拉2021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长,构建五2021-08-17
- 骆驼AGM启停蓄电池 两年超长质保受车主热捧2021-08-17
- 以党的精神为指引,坚持响应党的号召,德邦2021-08-17
- 富瑞:维持阅文集团(0772.HK)买入评级 主2021-08-17
- 中环控股(1735.HK)大涨逾8%创历史新高 总2021-08-17
- 力劲科技(0558.HK)回吐近6% 最新总市值274亿港元2021-08-17
- 东吴水泥(0695.HK)涨5.8% 最新总市值34.2亿港元2021-08-17
- 互联网营销师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包含哪些工2021-08-17
- 大摩:首予力劲科技(0558.HK)与大市同步评2021-08-17
- 西部大基建板块逆势走强 天山股份涨超4%2021-08-17
- 支付行业进入4.0时代,开店宝紧跟时代大势2021-08-17
- 恒慧融:互联网投资理财需避免的误区2021-08-17
- 全国政协委员携手信也科技走访安徽,共探助2021-08-17
- 抽水蓄能概念股逆势走强 深水规院大涨逾13%2021-08-17
- 问题肌研究所&伊肤泉祛痘 | 多维修护,给2021-08-17
- 华众车载(6830.HK)午后快速拉升上扬 总市2021-08-17
- 石油股普跌 中海油田服务跌3.4%2021-08-17
- 花旗:维持禹洲集团(1628.HK)买入评级 最2021-08-17
- 用勤哲Excel服务器做企业财务管理系统2021-08-17
- 德银:禹洲集团(1628.HK)上半年业绩有韧性2021-08-17
- 高盛:升医渡科技(2158.HK)评级至“买入”2021-08-17
- 缓解养宠经济压力 众安保险打造科技型宠物2021-08-17
- 凯联资本ESG投资理念获第三方评审机构高2021-08-17
- 老虎证券ESOP:刘强东用10年工资换期权,董2021-08-17
精彩推荐
- 富瑞:维持阅文集团(0772.HK)买入评级 ...
- 中环控股(1735.HK)大涨逾8%创历史新高 ...
- 力劲科技(0558.HK)回吐近6% 最新总市值274亿港元
- 东吴水泥(0695.HK)涨5.8% 最新总市值34.2亿港元
- 大摩:首予力劲科技(0558.HK)与大市同步...
- 西部大基建板块逆势走强 天山股份涨超4%
- 抽水蓄能概念股逆势走强 深水规院大涨逾13%
- 华众车载(6830.HK)午后快速拉升上扬 总...
- 石油股普跌 中海油田服务跌3.4%
- 花旗:维持禹洲集团(1628.HK)买入评级 ...
- 德银:禹洲集团(1628.HK)上半年业绩有韧...
- 高盛:升医渡科技(2158.HK)评级至“买入...
- 台华新材(603055.SH)逆势涨近6% 最新总...
- 天目湖(603136.SH)涨8.6% 最新总市值31.8亿
- 港股科技股午后进一步走弱 阿里、美团跌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