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科技向善引领创新方向

2025-02-06 18:06:00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科技伦理是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所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在科技创新日益活跃、企业日益成为创新主体的当下,应以科技向善为导向,有效塑造科技向善的理念和机制,压实创新主体的科技伦理自律责任。

所谓科技向善,是指通过科技活动及其成果应用,做对提升人民福祉、社会进步有益的事情,不做有害的事情。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现阶段,一些企业的科技人员科技伦理意识淡薄,尚未意识到恪守科技伦理是企业科技人员的必备素养,没有意识到所开发的某些产品已触及科技伦理底线,甚至出现严重违反科技伦理的行为。2024年10月份披露的“智能驾驶非法测绘”事件,就显示出一些企业的科技伦理意识淡薄,相关规则体系也不完善。

面对这些问题,应以科技向善为导向,压实企业的科技伦理规制主体责任,引导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朝着有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弘扬科技向善理念,开展科技伦理知识教育。加强对企业科技人员的科技伦理教育,培养科技人员对恪守科技伦理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将“科技向善”理念植入科研人员意识,促使科技人员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活动中恪守科技伦理规范,特别是科技伦理底线。利用违反科技伦理规范的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教育,确保科技人员保持警觉,防范不经意间作出违反科技伦理的行为。

有效塑造科技向善的企业创新文化,健全科技伦理规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常态化科技伦理规制机制,把科技向善的创新文化融入科技创新管理全过程。研制新产品时应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社会脆弱群体和特殊人群的需求,诸如推动科技产品适老化,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企业应主动识别并提前应对特定技术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确保新技术应用不会损害某些消费者群体的利益。做好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态跟踪和科技伦理风险评估,以期应急处置突发的伦理事件,确保企业新产品研制始终聚焦于增进人民福祉和推动社会进步。

积极引导企业全方位科技向善,完善企业科技伦理审查监管制度。企业面对人工智能和生物基因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复杂科技伦理问题时,应在有效完善科技伦理审查与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科技伦理风险评估及研判。建立完善、规范的审查程序和方法,对伦理审查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提升科技伦理审查质量和效率。通过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激励企业关注产品创新的普惠性,引导企业科技人员应用新兴技术来解决社会难点问题。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