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地球陨石常见来源之谜揭示

2024-10-21 17:59:19来源:科技日报

 最新一期《自然》同时发表两篇论文,揭示了到达地球的陨石最常见的来源:可能仅仅来自数个小行星的解体事件,而且有些事件发生在相对较近时期。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了解目前最常见的地球陨石的来源,以及这些陨石撞击如何塑造了地球的历史。

  了解陨石起源是天文学领域最古老的问题之一,从更大尺度来看,还具有人类学意义。因为陨石对地球历史的影响和塑造,涵盖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对地质结构和地表形态的影响、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及对生物生存和生态的影响。研究团队表示,截至目前,只有大约6%的陨石能明确其来源。

  在撞击地球的陨石中,80%是被称为普通球粒陨石的一类,其中包括那些来自数亿年前“密集撞击期”的陨石,这些撞击事件可能引发了冰河时代。过去的研究表明,大约70%的地球陨石具有称为H型和L型的球粒陨石成分。对地球上的L型球粒陨石的氩—氩测年表明,这些样本可能起源于一颗小行星的灾难性解体——该小行星曾遭受了一次超音速撞击。

  在第一篇论文中,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团队利用甚大望远镜,汇集了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主小行星带中小行星的光谱数据,发现一组被称为王后星族的小行星,和地球上L型球粒陨石的构成非常接近。

  经过计算机建模,研究人员提出,在约4.5亿年前发生的撞击,令一个L型球粒陨石小行星碎裂,形成了王后星族,并提供了之后让陨石流入的大量碎片。

  在第二篇论文中,捷克共和国查理大学团队发现,当前流入地球的H型和L型球粒陨石可能是3次较近时期的解体造成的,分别发生于约580万年、760万年和4000万年前,小行星直径均超过了30公里。

  该团队推断,相对年轻的“凯琳”和“鸦女”小行星族的撞击事件,和较古老的王后星族第二次撞击事件(约4000万年前),可以解释目前坠落到地球上的绝大部分陨石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