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催化》上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是诸多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其过量排放会加剧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何高效转化利用CO2是能源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记者4月23日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研究员邓德会团队与厦门大学教授王野团队合作,在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中,首次利用富含硫空位的少层二硫化钼(MoS2)催化剂,实现了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CO2加氢制甲醇。
该研究历时近6年,其MoS2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均显著优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稳定性,为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CO2转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催化》上,并以“不同寻常的空位催化”为题,刊发了专家评述文章,对该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氢(H2)反应制备甲醇是CO2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需要300摄氏度以上的反应温度,同时常伴随严重的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导致大量副产物——一氧化碳产生。
“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引入过渡金属组分可以促进H2的活化从而降低反应温度,但容易导致CO2过度加氢产生甲烷,从而降低目标产物甲醇的选择性。”大连化物所科研人员说,CO2低温高效加氢制甲醇急需寻求新的催化剂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室小试中,CO2在180摄氏度下的单程转化率可达12.5%,甲醇选择性高达94.3%,显著优于此前报道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等传统催化剂,其性能也能稳定维持3000小时而未见衰减,表现出优异的工业应用潜力。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教授Felix Studt表示,CO2高效转化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该研究揭示了二维MoS2的硫空位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潜力,为开发CO2加氢新型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有望为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工业应用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记者郝晓明)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视源股份去年营收持平净利增18% 扣非净...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央行出手...
- 风电再起航 恒丰银行德州分行为推动绿...
- 需求推升芯片板块景气度 八成以上公司...
- 融券余额增加多空格局变了吗? 是否意...
- 国际期货市场又将迎来一大新品种锂期货...
- 今日黄金价多少钱一克回收价? 今天黄...
- 亚一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1年4月21...
- 国光电器(002045.SZ)发布公告称:第一季...
- 利德曼(300289.SZ)2020年净亏损达5098.3...
- 川润股份(002272.SZ)发布公告称:一季度...
- 隧道股份(600820.SH)发布公告称:联合体...
- 亿利达(002686.SZ)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
- 万里股份(600847.SH)发布2020年度报告:...
- 鞍重股份(002667.SZ)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