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 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3月20日,记者从成都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获悉,四川省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开展的三星堆遗址考古调查、发掘中,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据介绍,“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其中,三星堆遗址的5号坑面积只有3.5平方米左右,是所有坑里最小的一个,但却是目前出土金器最多的一个坑,这次备受关注的金面具就是从这里出土的。
最初,考古工作人员在5号坑发现了多个金箔片,由于褶皱十分严重,无法断定是何物。考古工作人员将其带到文保修复实验室后,将粘裹着的土和附着物取掉后,金箔片被一点点展开,再经过清洗,金面具的形象就慢慢显露出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与三星堆遗址1、2号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显得格外厚重且与众不同。
在考古工作中,考古研究团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高质量与高水平。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深入开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1986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1988年三星堆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三星堆遗址考古与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至今,指导四川省开展大规模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陆续发现三星堆古城、月亮湾小城、仓包包小城、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仁胜村墓地等重要遗迹,不断明确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结构布局。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成都平原、重庆涪陵长江沿岸、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发现三星堆文化相关遗址,逐步廓清了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围,也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的密切关系。此外,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现以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鱼凫村遗址、芒城遗址、双河遗址、紫竹遗址等8处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宝墩文化城址,以及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等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重要城址,逐步探明三星堆文化源流。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以三星堆、竹瓦街、小田溪、城坝等遗址为重点,深入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同时,指导四川省、广汉市推进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用好考古与历史研究成果,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李 迪 陈 科)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碳中和”促运输方式变革,铁路运输起...
- 沙特阿美公司2020年净利润大幅下跌 净...
- 2021年3月LPR报价出炉 1年期LPR为3.85%...
- 覆盖1.4亿人 长护险试点难题仍不少应对...
- 金辉控股上市首年:销售规模持续稳增 ...
- 苹果被罚1300万冲上热搜第一 因iPhone1...
- 信用卡透支利率“解绑”80日银行按兵不...
- 购票平台、影院互相踢皮球——观众:买...
- 山西:33家非煤地下矿山上半年全部实现...
- 白酒板块已调整到位?龙头股业绩仍稳定
- 企业经营活动确实面临困难 预付消费要...
- 光伏行业“终局”走向何方? 将迎来加...
- 今日新股上市及大概情况:爱科科技
- 商务部: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 商务部:1-2月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