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问世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把衣服变成“显示器”,进而实现浏览资讯、收发信息、实时导航等功能,这是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的方向。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将显示器件的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相融合,实现了大面积柔性显示织物和智能集成系统。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科研团队负责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介绍说,如何在柔软且直径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的纤维上构建可程序化控制的发光点阵列,是织物显示领域的一大难题。团队研制出两种功能纤维——负载有发光活性材料的高分子复合纤维、透明导电的高分子凝胶纤维,通过两者在编织过程中的经纬交织形成电致发光单元,并通过有效电路控制实现新型柔性显示织物。
记者看到,团队研制的“发光经线”,外观与生活中的寻常纱线类似,但通电后即可发出明亮的光。彭慧胜表示,施加交流电压后,位于纤维上的高分子复合发光活性层在搭接点区域被电场激发,便形成一个个发光“像素点”。如此,在电场激发下,电极和发光层凭借物理搭接即可实现有效发光。利用工业化编织设备,团队目前已实现长6米、宽0.25米、约含50万个“像素点”的显示织物,已能初步满足部分实际应用的分辨率需求。
据介绍,“发光经线”的直径可在0.2毫米至0.5毫米间精确调控,赋予了其超细超柔的特性,以此梭织而成的衣服,可紧贴人体不规则轮廓,并保证轻薄、透气。同时,团队在“导电纬线”的力学性能上下足功夫,研制出的高弹性透明高分子导电纤维可在与“发光经线”交织时发生自适应弹性形变,从而形成稳定接触界面。
实验结果表明,在两根纤维发生相对滑移、旋转、弯曲情况下,交织发光点亮度变动范围仍控制在5%以内;显示织物在对折、拉伸、按压等外力作用下也能保持亮度稳定,可耐受上百次的洗衣机洗涤。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碳中和”促运输方式变革,铁路运输起...
- 沙特阿美公司2020年净利润大幅下跌 净...
- 2021年3月LPR报价出炉 1年期LPR为3.85%...
- 覆盖1.4亿人 长护险试点难题仍不少应对...
- 金辉控股上市首年:销售规模持续稳增 ...
- 苹果被罚1300万冲上热搜第一 因iPhone1...
- 信用卡透支利率“解绑”80日银行按兵不...
- 购票平台、影院互相踢皮球——观众:买...
- 山西:33家非煤地下矿山上半年全部实现...
- 白酒板块已调整到位?龙头股业绩仍稳定
- 企业经营活动确实面临困难 预付消费要...
- 光伏行业“终局”走向何方? 将迎来加...
- 今日新股上市及大概情况:爱科科技
- 商务部: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 商务部:1-2月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