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要闻 > 正文

青春华章 | 江苏金湖:返乡青年绘就芡田丰收图 新要闻

2025-10-08 18:02:02来源:掌上淮安


(资料图)

初秋的微风拂过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前锋镇郑圩村的芡实田,500多亩芡实宛如一幅生动的绿色画卷。硕大的叶片铺满水面,清晨的薄雾中,工人们穿梭在其间,熟练地采摘着饱满的果实。

今年芡实长势很好,你看这叶面,最长能达2米,每个叶面下挂着2到3个果实,产量肯定低不了。”程鹏芡实家庭农场负责人林程鹏站在田埂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17年,大学毕业后的林程鹏选择回到家乡,接手父亲经营了20多年的芡实种植田。那时,家里的芡实销售全靠“等客上门”,虽然品质上佳,但收购价却远低于市场价。看到父亲辛勤劳作却收获有限,林程鹏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能守着好东西还受穷”,他下定决心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带着家乡的芡实样品,林程鹏开始南下跑市场。

回忆起那段日子,林程鹏不禁莞尔,“那时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家家敲门,一次次被拒绝。”但他的坚持,最终迎来了收获。在苏州,一位客户被他的诚意和芡实质量打动,签下了首笔长期订单,仅第一年销售额就有40多万元。订单结束后,这位客户还主动为他介绍新客源,帮他打开了更广阔的销路。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林程鹏在原有500亩前锋镇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又在金南镇新增了500亩芡实田。但他不满足于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开始探索更高效的种养模式。

2021年,林程鹏开始了“芡实+小麦”的轮作种养,芡实种植期间又在田里养殖了黑鱼,黑鱼吃虫,粪便肥田,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模式,让每亩地增收上百元,全年总计增加数十万元的收入。芡实收获后,他在肥沃的土地上旋耕种植小麦,并引入无人机进行施肥和喷药,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多元化的种养模式,最大限度挖掘了土地潜力,也带来了更高的种植效益,这种种养模式如今被广泛使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产业的扩大,也带动了乡邻共同致富。

在芡实采摘期,从田间采收、分级分拣到外销加工,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能为乡邻带来收入,这些岗位大多提供了当地村民就业机会。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田野不仅是耕耘的土地,更是追逐梦想的舞台。林程鹏表示,他将带着新思想、新技术扎根田间,让希望的田野结出更多丰收的果实,以实际行动诠释“筑梦乡村、兴农有我”的理念。(融媒体中心)(葛婷婷冯洋洋)

关键词: 太平洋财富网 证券要闻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