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馆开馆15年 科普服务体系从“种子”成“大树”
2009年9月9日,重庆科技馆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亮相,结束了重庆市没有省市级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场馆的历史。
作为重庆健全科普服务体系的有力抓手,历经15年发展,重庆科技馆逐渐从一颗稚嫩种子成长为枝繁叶茂的“科普之树”,见证着山城公众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
图为重庆科技馆一角。重庆科技馆供图
有关调查显示,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已5年保持中国西部地区第一。这其中,科普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作为全市重要的科普阵地,重庆科技馆开馆累计接待观众2700万余人次,开展主题科普活动1万余场次,常设展厅改造提档升级、展览内容日益丰富、优质科普资源普惠共享、科普品牌活动深入人心、流动科普设施助力乡村振兴、科普传播引领向上向善,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注意到,在汇聚发展合力中,重庆科技馆逐渐形成大科普格局,区域科普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科普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完善,以满足新时代大众对科学知识多元化、专业化的需求。
比如开放资源,与来自全国的科普伙伴开展合作。2022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主承办权首次“花落”重庆,“百馆联动”辐射全国受众200万人次;2023年,重庆科技馆再次联合全国101座科技馆、334所中小学校、92家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科普报告、主题交流、展演汇演等活动,惠及全国受众284万人次。“联动全国”不仅让各地优秀科普资源送到公众的“家门口”,也在交流合作中促进科普创新的火花竞相迸发,推动全市科技场馆与全国先进场馆有了更深的联系。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科技创新一脉相承,科普“核”力正走向深入。重庆科技馆联手四川科技馆培育双城科普品牌“科普列车川渝行”,汇聚川渝地区50家科普基地资源,“列车”运行4年受众累计超411万人次,浏览量超3500万人次;该馆还与广安、自贡、绵阳等地的科技馆、高校加强合作,推动成立川渝科学教育融合创新联盟,让科普联动愈加紧密,民众获得的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图为重庆科技馆开展“馆校融合”活动。重庆科技馆供图
“馆校融合”是重庆科技馆“向新而行”的有力实践。早在2015年,重庆科技馆就在全国科技馆行业内率先开展馆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让科技馆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校外“第二课堂”。2021年起,围绕“双进”服务“双减”,重庆科技馆又以打造“馆本课程”“雏鹰计划”“科技馆里的思政课”等科普教育产品再度发力,与20余所中小学签订馆校合作共建协议,持续推动馆校融合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作为重庆科技馆体系的“龙头”,重庆科技馆还依托流动科普设施,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其打造的流动科技馆辐射受众近250万人次,科普大篷车覆盖全市38个区县,进乡镇、进社区行程超8万公里、参观人数超126万人次。“科技馆之夜”“科普嘉年华”……一系列重点示范项目,极大地增强了科普影响力和辐射力。
搭乘科技发展的列车,重庆科技馆近年来也积极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科技馆”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智慧科技馆”发展。采用数字集成技术实现场馆供冷供热实时调控,为观众提供更安全舒适的环境;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展示技术,对展品及布展进行数字化改造,为观众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上线智能化游客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窗口“一件事一次办”……在“数字化变革”中,重庆科技馆行稳致远。
图为孩子们在重庆科技馆内感受科学魅力。重庆科技馆供图
从项目规划到2009年正式开馆,从“建起来”到“优起来”,从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到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从“10年强基础”到“15年求跨越”,从注重展教服务到建设现代科技馆体系。
重庆科技馆负责人表示,下一个15年,该馆将继续在重庆科学普及事业中“打头阵、作先锋”,勇做科学文化的传播者、科教兴市的践行者、实干创新的引领者。(完)
关键词: 重庆科技馆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重庆科技馆开馆15年 科普服务体系从“种子2024-09-10
- 借力“种业振兴”东风 “红缨子”打造种2024-09-10
- 平均每天捐4座,超百万公益商家在美团为乡2024-09-10
- 烤匠麻辣烤鱼“北上” 北京首店将在9月22024-09-10
- 平陆运河逐绿前行:牡蛎“移民搬迁” 鱼儿2024-09-10
- 安徽开启深化新时代“黄丝带帮教”工作三年2024-09-10
- 兰州“95后”小学教师:被学生肯定是最好的2024-09-10
- 全国首个室内模拟火灾环境气瓶专业防爆实验2024-09-10
- 让孩子有书读、读好书 广州提质增量交出“2024-09-10
- 湖北巴东:千亩梯田水稻“丰”景如画2024-09-10
- “魅力乌拉特”第八届西部民歌会深情开唱2024-09-10
- 山东按下零工市场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促2024-09-10
- 井冈山乡亲幸福日子久久长2024-09-10
- 海岸赛艇入选奥运会,古老的赛艇运动何以从2024-09-10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林下产品金秋惠民文2024-09-10
- 上海交响乐团新乐季揭幕 “145岁”续写与2024-09-10
- 长三角12支飞盘队齐聚南京同场竞技展青春风2024-09-10
-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新译《本雅明书信集》2024-09-10
- 2024年河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2024-09-10
- 吉利成为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官方合作2024-09-10
- 天气转凉,如何增强身体抵抗力?“秋冻”是2024-09-10
- 10对在京川籍务工青年举办集体婚礼2024-09-10
- 暑期客流增长明显 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2024-09-10
- 美国千人游陕西活动启动2024-09-10
- 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首站在齐齐哈尔收官2024-09-10
- 从田间到餐桌:在河南浚县看一颗花生的“蝶2024-09-10
- 甘肃和美乡村“内外兼修”齐发力2024-09-10
- “五彩海上”海派艺术周在布鲁塞尔拉开帷幕2024-09-10
- 马来西亚燕窝客商借道广西掘金中国市场2024-09-10
- 赏桂花、看展演 中秋节游园花样多2024-09-10
精彩推荐
- 上海交响乐团新乐季揭幕 “145岁”续写...
- 长三角12支飞盘队齐聚南京同场竞技展青...
-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新译《本雅明书信...
- 2024年河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
- 吉利成为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官方...
- 从机关大楼到田间地头,只为了肩上的责任
- 碧树结金果 云南永德迎来坚果采摘季
- 冰雪重镇吉林推动冰球复苏
- 舞剧《天工开物》再次在江西南昌上演
- 湖北神农架首次记录到近危鸟类白腰杓鹬
- 新疆兵团: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丰硕
- “山海邂逅 石韵和鸣”中津石雕艺术展...
- “四位摄影师眼中的魁北克”摄影展在河...
- 奥运冠军走进浙江校园 于“开学第一课...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发布2024/25乐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