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全年疯狂“上新”,敷尔佳如何用"精准研发"对抗市场内卷?

2025-11-05 18:12:22来源:今日热点网

敷尔佳的2025年,几乎是发了狠一样地月月"上新"。

从2月的水感清透防晒乳,3月的亮肤臻白膜,再到9月的清痘次抛精华2.0、油敷膜和方胖子湿敷膜……10个月推出了10余款新品。

但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出新品有多快",而是"新品背后有什么"。敷尔佳曾被诟病"科研无存在感"、"白膜之后再无爆品"。而在行业陷入"成分内卷"的当下,这一系列密集的新品发布,背后的研发逻辑是什么?是跟风式的"月月上新",还是有技术储备支撑的产品矩阵?

图片56.png

翻看这些新品的成分表和产品资料,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清痘2.0的核心成分"超分子水杨酸苦参碱盐",是敷尔佳自主研发并完成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方胖子主打90%双发酵精粹(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乳酸杆菌发酵产物);白膜次抛则是将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液升级为次抛包装。从原料到剂型,不难看出敷尔佳铆足了劲在创新。

这10余款新品,并非各自独立的"快消品",而是基于原料储备和技术平台,进行的系统化产品开发。

如果把化妆品研发比作盖房子,那么专利原料就是地基。地基越扎实,上面能建的楼层就越高。

截至2025年10月,敷尔佳已累计完成5款化妆品新原料备案:β-烟酰胺单核苷酸、超分子水杨酸苦参碱盐、阿魏酰三肽-129酰胺(节律肽)、乙酰姜黄酮、乙酰基酪氨酰环D-谷氨酰三肽-110酰胺。这5款原料不是"躺在实验室里的技术储备",而是已经落地到了产品线中。

以超分子水杨酸苦参碱盐为例,这款原料支撑起了清痘净肤系列2.0的整个产品矩阵。

传统的祛痘产品,往往聚焦于"消炎杀菌"这一个环节,用水杨酸、果酸等成分强力剥脱角质,虽然见效快,但刺激性大,容易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痘没了,皮肤却更敏感了"的尴尬局面。传统工艺改进水杨酸要么会破坏成分性能,要么稳定性变差,而超分子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

敷尔佳从源头重新设计成分,通过超分子技术改性得到超分子水杨酸苦参碱盐,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水杨酸"水溶性差"的问题。数据显示,相比传统单体水杨酸,这款原料的渗透量提升6.08倍,皮内滞留量提升4.04倍,炎症因子下调也更显著,还能抑制活性氧ROS生成,清除更多自由基,抵御肌肤氧化损伤。也就是说,不仅能更好地渗透到皮肤,还更温和,不像传统水杨酸那么刺激。

图片57.png

图片58.png

超分子水杨酸苦参碱盐是由敷尔佳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新材料诺奖科学家实验室合作研发的,而这位诺奖科学家,正是2016年凭借超分子化学及分子机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Jean-Pierre Sauvage教授。

超分子水杨酸苦参碱盐不仅成功申请INCI国际命名,更登上了《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这本期刊在中科院和JCR体系中均为一区的top SCI期刊,属于前5%的SCI期刊。据了解,在护肤品领域,能在这种级别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极为罕见,光是申请就需要两年时间,发表难度极大。

基于这个核心成分,清痘系列2.0不再局限于"单一祛痘",而是构建了"控油+舒缓+修复"的全链路护理体系。

这种"一款原料→多款产品→多个场景"的研发转化模式,本质上是在用有限的原料储备,撬动更大的产品矩阵。相比行业常见的"每款新品都换一套新成分"的做法,敷尔佳的策略更像是"把一个技术吃透,然后用不同形式呈现给消费者"。

敷尔佳依托超分子成功开发了不止一款原料,还有超分子苦参碱杏仁酸、超分子白池花籽油、超分子VC-烟酰胺、超分子葡萄籽油等……目前也都陆续应用在了新品中。

如果说清痘系列2.0是"成分创新",那么白膜次抛则是"剂型创新"的典型。

敷尔佳的起家产品是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俗称"白膜"和"黑膜"),作为国内第一批获准上市的透明质酸钠成分II类医用敷料贴类产品,白膜在医美术后修复领域积累了大量用户认知,也奠定了敷尔佳“面膜大王”的基础。

后来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于是敷尔佳在保留爆品的基础上,转向剂型创新——次抛。

白膜次抛将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液做成独立包装的次抛精华,不仅适用于激光光子术后、皮肤过敏、色素沉着、痤疮反复等医疗场景,也能用于敏感肌日常护肤。

图片59.png

这种"医疗器械日常化"的产品设计,本质上是在拓展医用敷料的使用场景。当消费者不再需要"做完医美项目才能用",而是"日常敏感时就能用",产品的市场空间自然被打开了。

从剂型角度看,次抛包装还有一个隐藏优势:精准控制用量,避免浪费,同时保证每次使用的新鲜度。对于含有活性成分的护肤品来说,这种"一次一支,用完即弃"的形式,既保证了功效稳定性,也符合当下消费者对"精致护肤"的需求。因此除了白膜,在清痘精华、抗皱精华等新品上,敷尔佳也将次抛形式应用到了极致。

如果说白膜次抛是"医疗器械的便携化",那么方胖子湿敷膜则是"面膜品类的场景化"。传统面膜的使用逻辑是"一张膜布+一袋精华液",敷15-20分钟后取下,剩余精华液要么浪费,要么涂抹全身。

方胖子湿敷膜打破了这个模式,采用复合型专利膜布,膜布纤维自带精华成分,"整瓶精华+膜布"的湿敷形式,让一款基础原料衍生出补水、紧致、醒肤三大功能方向,对应三款差异化产品。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需求,选择性湿敷:T区出油用控油款,眼周细纹用紧致款,熬夜暗沉用醒肤款。这种"一盒多用,按需分配"的设计,满足了不同肤质、不同需求的差异化场景。

回顾敷尔佳2025年的新品矩阵,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多维创新思路:

图片60.png

当所有品牌都在用同样的成分、同样的概念、同样的营销话术时,真正的差异化只能来自技术壁垒。从原料研发到产品上市,往往需要数年时间;从机理验证到临床数据,需要大量投入。在美妆行业"月月上新、季季换代"的快节奏中,敷尔佳也慢慢通过"精准研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不"为上新而上新",不盲目追逐热门成分,而是基于自研原料,针对不同肤质、不同场景、不同需求,设计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清痘系列2.0解决的是"祛痘刺激性大"的问题,白膜次抛解决的是"医用敷料不便携"的问题,方胖子湿敷膜解决的是"面膜使用单一"的问题——每一款新品背后,都有明确的用户痛点和技术支撑。

2025年的新品矩阵,是敷尔佳研发储备的一次集中释放。背后支撑的,是5款化妆品新原料、31项专利、双研发中心、产学研协同网络等构建起的科研体系。

从行业角度看,敷尔佳正在尝试一条"技术驱动"的路径:用自研原料构建差异化,用机理验证支撑功效宣称,用剂型创新适配消费场景。或许这正是它"精准研发"对抗"市场内卷"的底层逻辑。

从研发到市场,敷尔佳已经足够努力了。不过最终还是要落向那道最关键的问题:消费者买不买账?

只有市场能回答。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