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内蒙古全链条打造国家绿氢示范高地-关注

2025-09-21 20:52:17来源:东南网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街头,一批印着“氢个蛋”字样的共享单车、亲子车和观光车悄然亮相,为市民带来新奇的出行体验。扫码骑行一圈后,康巴什市民高先生说:“‘氢个蛋’的谐音就是我们方言里的‘亲个蛋’(意为‘宝贝’)嘛,以前觉得氢能有点遥远,没想到会以这么亲切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


【资料图】

这是内蒙古首个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储氢技术和全流程低压用氢系统,不仅将整体系统运行能源效率提升35%,更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和使用成本,被视为内蒙古在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十四五”以来,内蒙古充分发挥风光资源富集和区位比较优势,把绿氢产业作为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推进,印发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绿氢生产输出、氢能装备制造、绿氢多元应用基地,全链条攻坚打造全国绿氢先行示范区。

在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深处,20万千瓦风光基地发出的绿电,通过输电线路,源源不断地送到15公里外的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制氢车间。电解槽内,含有电解质的水溶液在电流下发生化学反应,经提纯、吸附、干燥等工序,制取出纯度达99.999%的绿氢。

“我们还尝试把绿氢按照20%的比例掺烧到天然气中,作为园区下游工厂的工业供能,这样不仅提升了燃烧和传热效率,还降低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对绿氢大规模消纳和工业减排具有示范意义。”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新宇说。

这是内蒙古制氢项目快速发展的缩影。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7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规模6万吨/年,今年1月至8月,绿电直连模式下的全区绿氢产量达5100吨,居全国领先地位。

除了绿氢生产,内蒙古还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为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业。其中,自治区在呼和浩特市布局氢能装备研发基地,在包头市布局固态储氢和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在鄂尔多斯市布局电解水制氢、输运装备研发制造和测试基地,在乌海市布局工业副产氢提纯和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基地。

此外,为解决绿氢运输难题,内蒙古出台绿氢管道省级规划,创新构建“一干双环四出口”管网架构。其中,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至包头市区绿氢管道已开工建设,赤峰市敖汉至元宝山绿氢管道和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输氢管道内蒙古段已批复,年内将相继开工。

多元应用场景也在走进现实。提枪、加注、收枪,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圣圆能源风光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加氢站,每隔15分钟就有一辆氢能重卡完成补能。“加氢站一期项目已经投运,日加氢量2000公斤,可满足60辆氢能重卡的用氢需求。”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薛峰说。

面向未来,内蒙古重视科技创新,提前布局氢能竞争新赛道。在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氢材料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升级研发高性能碱性电解水制氢复合隔膜。该研究院总经理蔺冀川介绍,研究院深耕绿氢全链条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成立一年来,已产生30多项研发成果,其中离子溶剂膜电解槽、大容量氨氢内燃机等技术创新,加速了氢能技术迭代升级。

“氢能产业是一片蓝海。”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内蒙古锚定氢能产业新机遇,全力发展绿氢全产业链,到2025年底,内蒙古将初步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制取、储运和应用一体化发展的氢能产业集群。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