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海底捞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打造特色农业全链条

2025-04-17 10:26:30来源:今日热点网

乡村振兴是近两年经济发展的重点,然而乡村产业受诸多因素影响,常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著名餐饮企业海底捞依托全国超1300家门店的规模化采购优势,构建起“产地直采+冷链运输+净菜加工+餐饮终端”的全产业链闭环,不仅让四川青笋、贵州鱼酱酸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更以技术赋能、订单托底的产业联动模式,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活力。

近日,海底捞更新春季菜单,在全国门店上新了一款四川特色蔬菜品种——青笋。 青笋又称莴笋,它茎部肉质细嫩,口感清脆,既可生食也可熟食,深受人们喜爱,目前正值春季莴笋上市高峰。

在四川成都平原,海底捞与邛崃市及阿坝州多个青笋核心产区深度合作,通过“产地直采”模式建立稳定供应渠道。每天凌晨,菜农们将带着露水的青笋整筐装车,经冷链运输,48小时内直达全国门店。海底捞数据显示,仅在2024年,青笋这一“网红单品”便售出1300多万份。更多消费者得以共享“春天的味道”。

去年夏天,海底捞携手贵州雷山非遗技艺制作的“鱼酱酸”,推出了雷山酸汤锅,备受消费者喜爱。凭借“雷山鱼酱酸”项目,海底捞荣获多个奖项以及优秀案例,如入选乡村振兴板块“2024人民企业社会责任案例”、“2024焕新非遗·天府之夜”2024年度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等。

合作后,海底捞和颐海国际的产品团队派驻专人至雷山进行驻场工艺帮扶,将其业内领先的生产管理和食安管理经验带进当地工厂,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改良生产工艺,并推出多种酸汤锅底方案,精准调整酸味、辣味、鱼鲜味的强度,适配大众口味。海底捞也被雷山县人民政府授权“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鱼酱酸指定推广机构”。

技术赋能与产业链延伸是海底捞助农的两大法宝。在湖北荆州小龙虾基地,企业团队驻场两年,从育苗到加工全程指导,使当地小龙虾产业年产值大幅增长;四川安岳柠檬通过海底捞规模化采购,成为“一县一品”金字招牌。这些项目背后,是海底捞建立的仓配物流中心、超级供应链网络,以及覆盖全链条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

从田间到舌尖,海底捞用标准化体系打破区域限制,让青笋的脆嫩、鱼酱酸的鲜辣跨越山海,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