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大爆发 科技创新催生“蛇”吞全球
2025年,必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蛇年伊始,中国科技创新便以“狂飙突进”之势震惊世界,引发全球瞩目。DeepSeek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领域以初创之姿挑战巨头、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的惊艳亮相、世界首款第六代战斗机轰动全球,一系列创新成果,无不彰显着中国进入了科技创新成果井喷的时代。
与之相伴的是,自2月以来,科技板块成为A股市场的领涨板块之一,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上涨均超10%,显示出市场对科技股的浓厚兴趣。对此,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指出,2025年初中国科技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加速迈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同时也预示着产业升级的浪潮和新增长点的不断涌现。
关键领域:中国科技的耀眼突破
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迎来“ChatGPT时刻”。2025年,中国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则迎来了“斯普特尼克时刻”。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DeepSeek R1模型,在全球AI领域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旋风”,展现出颠覆性的力量。
德意志银行近期发布以《China Eats the World(中国鲸吞世界)》为题的研报中,描绘了一幅中国以创新为引擎、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图景,指出中国现在正经历类似“斯普特尼克时刻”的关键时期,强调需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技术及资产的价值。而“斯普特尼克时刻”被广泛用于形容在科技、军事或其他领域,当一个国家或组织意识到自己在关键领域落后于竞争对手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紧迫感和行动需求。
DeepSeek R1在数学、编程、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其技术创新的亮点在于,即便不依赖于最尖端的Nvidia芯片,它也能实现与OpenAI-o1模型相媲美的性能,同时显著降低了训练成本,仅为OpenAI最新模型的一小部分。分析人士认为,DeepSeek的崛起,象征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
如果说DeepSeek代表着中国在“认知智能”领域的突破,那么宇树科技则代表着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崛起。2025年春晚上,舞蹈《秧BOT》引发热议,宇树科技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和H1,借助先进的AI算法与激光SLAM定位技术,成功演绎了各种高难度舞蹈动作,生动展现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
除了DeepSeek、宇树科技等新兴力量,各领域头部企业也不断开疆拓土,展现出科技创新“逆风飞扬”的韧性。其中,华为研发投入突破1600亿元,刷新纪录;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七成份额;宁德时代六年蝉联动力电池装机量冠军;比亚迪斩获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这些企业,正通过示范效应,带动中国创新矩阵的飞速发展。
科技信心的重拾,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了显著地体现。以比亚迪智驾的积极影响为例,坤元资产FOF生态伙伴黑芝麻智能(2533.HK)的股价一度飙升55.5%,创下历史新高。资料显示,黑芝麻智能的核心产品包括视觉处理芯片、AI感知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尤其在车载视觉处理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2025年年初以来,国内外市场上的中国科技公司普遍表现强劲。在内地,计算机板块年初以来涨幅约为20%。在香港,阿里巴巴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同时,小米、快手、联想等多家企业的股价也实现了超20%的涨幅。高盛、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外资机构纷纷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尤其是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的估值。
动能涌现:“狂飙”背后的深层逻辑
中国科技2025年迎来“狂飙”式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支持、人才涌现、市场沃土与资本赋能,汇聚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引领改写全球科技创新格局。
首先,科技自立自强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目标细化为具体路线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剑指GDP的10%,研发投入增速锚定7%的年均增幅,基础研究占比更要从6%向8%跃升。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预算安排为3,708.28亿元,较上年增长10%,彰显了国家对科技创新土壤的持续培育和深耕细作。
其次,人才储备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犹如“春笋破土”,势不可挡。从“强基计划”到“101计划”,正在加速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顶尖科学家人数跃升至32,511人,占全球近28%,首次超过美国。这种“人才红利”的持续释放,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的权力格局。而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潜力和41个工业大类的完整产业链,也催生着“需求牵引创新”的独特生态。
最后,在资本赋能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国新创投基金等国资基金密集落地,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同时,坤元资产、赛富基金、东方富海、启明创投等民间资本共同携手,打造FOF投资生态圈,专注于类似于宇树科技这样的早期、小型、长期及硬科技企业投资,不仅填补创新项目投资空白,也为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据此,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表示,中国的科技变革正引发深远影响。对内,它如同经济转型的“加速器”,助力“中国智造2025”战略目标快速实现,去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达10.5%,远超传统产业。对外,它扮演着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催化剂”,在出海浪潮下,中国方案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技术标准的重要参考。
在全球资本市场,苹果、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催生了美股“科技七巨头”的概念,反映了市场对美国科技核心资产的追捧。2025伊始,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强劲崛起,预示着中国也将孕育出自己的“中国科技巨头”。无论是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还是字节跳动、宁德时代,它们无疑都拥有着共同的特质,坚持“科技创新”的鲜明属性。
平安证券研究所在《2025年开年宏观展望:资产篇》中认为,尽管市场对2025年美国加征关税的预期存在差异。但这种影响或是“结构性”的,对于出口依赖度较高的产品冲击更大,而对自主可控、科技突围相关板块而言存在利好。
展望2025年,中国科技创新的爆发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机会。高盛研报维持对明晟(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并预计该指数在2025年将上涨14%。德意志银行指出,从中期来看,全球投资者将加速增配中国资产,以把握投资良机。
以中国丹青,画科技未来。中国创新成果“蛇”吞全球,不仅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向科技强国的蝶变,更预示着全球创新范式将迎来东方智慧的深度参与。随着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和不断突破,中国人的耐心定力和持久创新的精神,正成为中国发展最大的“耐心资本”。未来的中国将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的科技资产也将为全球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中国资产大爆发 科技创新催生“蛇”吞全球2025-02-24
- 童颜龄携手浙江医药 开启分层进阶美白技术2025-02-24
- 尚海整装装修价格标准透明化,轻松打造省心2025-02-24
- 解读蒙牛乳业盈利预警:提质增效,稳定派息2025-02-24
- 临汾现代妇产医院正规吗?如何应对卵巢功能2025-02-24
- 恒小花:人工智能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2025-02-24
- 新教材力推自然拼读,叽里呱啦成启蒙标杆2025-02-24
- 易联众睿图全面接入DeepSeek,开启医疗影像2025-02-24
- 平安担保助力江苏小微融资 应对岁末年关消2025-02-24
- 中土良田推出全球首款纳豆激酶饮品正式上市2025-02-24
- 量子之歌:连接线上线下,满足银发群体学习2025-02-24
- “2025最具渠道投资价值星饮品”发布,谁是2025-02-24
- 中国银联旗下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vLEI授权发2025-02-24
- 沐尔囝熙与广州杨森药业达成品牌深度战略合2025-02-24
- “量子灯塔计划”引领:量子之歌在公益之路2025-02-24
- LiblibAI一年四轮融资破纪录:国内AI应用赛2025-02-24
- 大麦微针植发:坚守医疗本质,修复行业信任2025-02-24
- 圣西泽商贸开启跨境新纪元,重塑全球贸易格2025-02-24
- 崇左冰雪大世界特色商业:价值洼地中的财富2025-02-24
- 森歌布局5G智造:将为行业转型升级破局2025-02-24
- 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光明园迪学习桌椅如何2025-02-24
- AI赋能数智中心,悦达投资开拓数绿融合发展2025-02-24
- 爱尔眼科之光| 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2025-02-23
- 尚臻十年:助力城市国际化发展与服务进阶之2025-02-23
- 豪门枫情重钢别墅:基于重钢龙骨体系的抗震2025-02-23
- 人形机器人热潮涌,UHMWPE纤维市场前景广泛2025-02-23
- 安宁股份战略重组提速 钒钛磁铁矿资源整合2025-02-23
- AI医疗爆火!华为发布病理大模型,腾讯、讯2025-02-23
- 成都御生堂中医馆名老中医彭培海,中医领域2025-02-22
- 彭培海与成都御生堂中医馆:哮喘的中医治疗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