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大力提振消费后续会有哪些具体举措?中央财办最新回应
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预计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我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应该看到,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能够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明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哪些考虑?
明年是首次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力度上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
在政策着力点上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用好转移支付政策,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在零基预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方面争取新突破。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推动资金更快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后续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一方面,要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
明年将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多种方式,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比如,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制定促进生育政策,以及着力稳住楼市股市等,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
另一方面,要在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性上做文章。
要加快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着力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
要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新型消费。
要积极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要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继续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跨界等特点的新型融合消费业态。
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投资空间依然很大。提高投资效益——
一是要强化目标引领,把握好投资方向。投资目标应该聚焦在“补短板、增后劲”。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在房地产方面,加快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危旧房改造。在社会民生方面,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在制造业方面,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
二是坚持多措并举,激发投资活力。要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发挥好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要稳定民营企业政策预期和发展信心,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加大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力度,稳住并有效吸引外商投资。
三是完善决策机制,优化投资环境。要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要优化投资审批流程,有效治理招商引资中的各种乱象,纠正违规补贴,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防止要素资源配置扭曲和低效投资。要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降低投融资成本。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明年将怎样做好房地产工作?
一是着力释放需求。
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城市存量优化调整也有广阔空间,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形成新期待。
要着力打通卡点堵点,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对条件比较成熟、群众改造意愿迫切的项目要尽快推进。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落实好已出台的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举措,切实降低购房成本。
二是着力改善供给。
对商品房建设要控增量、优存量、提质量。
要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中央已经明确可用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要抓紧完善可操作的办法。
收购存量商品房,要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和住房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要多措并举盘活商办用房。
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坚决打赢保交房攻坚战。
三是着力推动转型。
要扎实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发展模式弊端、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行业转型发展,健全住房、土地、金融、财税等基础性制度,对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直接带动作用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要尽快落地。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大力提振消费后续会有2024-12-17
- 全方位、立体化,邮储银行推进小微企业融资2024-12-17
- 易思玲宣传视频2024-12-17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新技术 将秸秆转化为食品2024-12-17
- 积极参与构建医药创新生态 健康元持续深耕2024-12-17
- 百利好:全球原油需求放缓 短期震荡偏强2024-12-17
- 盛健羊乳“勅勒歌·纯羊奶粉”重磅发布,天2024-12-17
- 优质供给不足 线下零售业如何破解发展难题2024-12-17
- 利好!多家商业银行宣布免收钞汇转换价差 2024-12-17
- 元旦前夜火车票今日开抢!学生和务工人员春2024-12-17
- 3分钱能否生产出一片阿司匹林2024-12-17
- 1-11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2024-12-17
- 岁末揽储战升温,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2024-12-17
- 12月17日央行开展3554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2024-12-17
- 在评论区反复“哭穷” 下单真能便宜吗?2024-12-17
- 冰雪体育用品出口“热”力无限2024-12-17
- 触摸养老事业的金融温度2024-12-17
- 稳楼市,中央再发力2024-12-17
- 重庆一央地合作重点市政项目“进度条”刷新2024-12-17
- 如何破解“现金流之困”,让企业轻盈奔跑2024-12-17
- 截至11月底,全国各类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2024-12-17
- 市场监管总局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2024-12-17
- 建设银行扎实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2024-12-17
- 传统产业创新底色足、发展潜力大2024-12-17
- 复旦大学崔迪:算法不是万能的,“网红”塑2024-12-17
- 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 福建扩大对台先行示2024-12-17
- 水漆轻高定新风尚,百得胜引领环保家居潮流2024-12-17
- 首都银行(中国)获评第三届“新华信用金兰2024-12-17
- 智能装备+公益跑步丨舒华体育赞助2024深圳2024-12-17
- 云鲸荣膺AAA级认证,品牌发展再上新高度2024-12-17
精彩推荐
- 护航年末流动性 降准蓄势待发
- 千亿资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为绿色金...
- 市值管理新规推动估值重塑 央国企或成主导
- 央行连续操作注入流动性 降准预期再升温
- 小黄象携手中国国家U18冰球队,以热爱书...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丰富市民“花样”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经”:高山盆地“金果”...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平台企业和平台内商...
- 遇见非遗丨把沉睡的泥土镌刻进生活
- “江南蔬菜之乡”江西乐平3000余亩水芹...
- 襄阳牛肉面:“热辣滚烫”显“侠义”
- 【百万庄小课堂】今天你emo了吗?职场青...
- 中国试点开放信用监管数据 便利境外来...
- 深圳年度最大规模毕业生双选会提供岗位3...
- 广西桂林满城桂花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