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非遗酿蜜拓市场:蜂农走上甜味致富路

2024-10-09 16:49:1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吉林10月9日电 题:吉林非遗酿蜜拓市场:蜂农走上甜味致富路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金乔

国庆假期刚过,吉林省吉林市郊区的一家工厂外,稻田的收割正在进行,54岁的李效铭也在车间里忙着丰收。

他穿戴好工装和弟子们一起“嫁接”蜂蜜——此前保留的原蜜作为引子,掺入新鲜的蜂蜜进行搅拌,使其色泽白润,口感细腻。一时间,新鲜的蜂蜜溢出芬芳。

李效铭是东山白蜜制作技艺项目的省级传承人。“东山”指长白山,依托丰富的椴树资源,他引领1000多名农民成为养蜂人,在致富路上酿出“甜蜜味道”。

工厂技术员查看蜂箱和蜜蜂情况。 受访者供图

李效铭介绍,这门传承了200多年的非遗技艺在东南亚国家的消费者中很受欢迎,工厂不时收到海外订单。月底前,新一批产品将全部发出,他把这一消息分享给合作的蜂农,好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

“蜜蜂和花、椴树共生,我们和蜂农的关系也一样。”李效铭说,工厂和蜂农的合作始于10多年前,为了提高对方的生产积极性,他和技术员去过很多村庄。

蜂箱旁,双方一起商讨改进养蜂的方法,李效铭还主动提高收购价格。首批蜂农、蜂场获得良好收益后,便会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其中。工厂每年定期向蜂农、蜂场下生产订单,实验室验收合格后,再进入车间生产加工。

“蜜蜂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还协助蜂农与果园、有机稻田农场合作。”李效铭说。

近些年,中国消费者愈加注重保健和养生,对蜂蜜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李效铭介绍,中老年消费群体曾是主要客户,但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工厂也开发了相关产品。

生产之余,李效铭也一直在实施“养蜂推广计划”。他将东方白蜜的生产工艺教授给了10多名徒弟,期望他们能够引领更多村民致富。工厂里还新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邀请游客了解长白山脉养蜂和蜂蜜生产的故事。

吉林地区的秋收仍在持续,李效铭期待农忙后有更多农民来工厂交流养蜂技艺,大家合力一起把这个致富的产业做大。(完)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