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仙子”养成记——江西泰和打造百亿元级乌鸡产业

江西省泰和县傲昕乌鸡养殖场员工正在给乌鸡投喂谷物。毛 凌摄
清风徐徐,鸡鸣声声。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千烟洲自然村的林下草丛里,一只只身披洁白丝羽、头戴紫色凤冠的泰和乌鸡优雅地“踱着方步”在觅食,时不时合着林间音乐引吭高歌……“这些‘白凤仙子’,不仅‘颜值’高,还是我们县覆盖人群最广、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主导产业。”泰和县泰和乌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肖志埔说。
泰和县是中国乌鸡之乡,作为中国地理标志物种,泰和乌鸡距今已有2200多年养殖历史,营养和药用价值丰富,还因其种蛋搭乘神舟三号在太空遨游了一周,被称为“宠上天”的鸡。
为进一步擦亮“泰和乌鸡”金字招牌,泰和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引领乌鸡产业,强化“建标准、深研发、树品牌”发展举措,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推动泰和乌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林下养殖敲开“致富门”
“我们严格控制养殖密度,每亩林地放养乌鸡不超过40只,林间播放音乐,林下建起‘小别墅’,让乌鸡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长……”在千烟洲自然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千烟洲院士工作站副站长王景升介绍着他的生态养殖方法。
上世纪80年代,泰和乌鸡曾因家家散养而红火一时。进入21世纪,规模化、工厂化养殖逐渐取代了农户散养模式,但这种模式的附加值不高,也降低了乌鸡的药用、食用滋补等功效。
近年来,王景升带领博士团队试验探索“江西泰和乌鸡林下养殖系统”,研究推广“经济林—泰和乌鸡套养”模式,直接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博士“打样”,农户效仿。在科研人员的成功试养下,该县养殖大户纷纷尝试林下生态养殖。灌溪镇塅坑村村民管高钢2019年底回村创办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到千烟洲院士工作站学习乌鸡林下养殖方法后,租赁1300多亩林场散养乌鸡1万多只,还在林下种石斛、黄精等中药材,以及绣球等景观花卉。
“我们林下散养的乌鸡品质更好、长得更壮、产蛋更多,而且售价更高,饲养两年的乌鸡每只能卖到300多元,非常抢手,供不应求。”管高钢说。
为使泰和乌鸡成为乡村振兴、强业富民的支柱产业,泰和县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奖补资金500万元,推出10亿元“白凤乌鸡贷”等金融产品,近5年中央、省、市共投入3.2亿元支持乌鸡产业发展。
目前,全县建有国家级保种场1家、一级扩繁场2家、规模养殖企业69家。截至2023年底,饲养规模突破1000万羽,总产值达56亿元。
全链发展尽显“科技范”
走进泰和电商物流园区的乌鸡旗舰店,只见醒目处摆放着“白凤仙子”卡通形象,负责人黄敏正向顾客一一介绍货架上的商品。
“以前,泰和乌鸡产品单一,只有鸡、鸡蛋、乌鸡白凤丸。现在衍生到乌鸡酒、乌鸡面、乌鸡调味品等八大品类140多种产品。”黄敏介绍,店里整合了全县乌鸡产品资源,集乌鸡产品文化展示和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不仅经营泰和乌鸡系列产品,更有专业的网络直播间,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线上线下购买需求。
“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跳出产品同质化陷阱,就必须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江西汪陂途泰和乌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景湛说。
围绕泰和乌鸡产业发展全产业链,泰和县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紧密合作,与浙江大学共同成立泰和乌鸡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农科院、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泰和乌鸡品种、饲料、养殖、产品加工、药用价值利用等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目前,研发出“食”字号、“健”字号、“药”字号等新产品,还建立了14项企业标准,获得84项发明专利,泰和乌鸡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产能提档升级。
规模化生产,是泰和乌鸡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该县实施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养殖大户培育提升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县泰和乌鸡饲养量达3000万羽以上,出栏量2400万羽以上,年销售乌鸡蛋1.2亿枚,产值达100亿元。
在泰和县规模最大的养殖基地——武山脚下的泰和鸡原种场,饲料投喂、水冷控温等全部实现自动化,智能孵化机、粪污处理系统等高标准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用传统方式,一个人最多管3000羽到5000羽乌鸡,如今,用现代饲养设备规模化养殖,一个人能管1万羽以上,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降了下来。”公司生产技术负责人黄燕明说。
严把质量擦亮“金招牌”
去年7月,在西昌凤翔禽业有限公司育种场,随着浙江大学的师生们给刚出壳的4500只乌鸡苗登记信息,这批泰和乌鸡有了“数字身份证”,每只小鸡都戴上了可追溯的数字标牌。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产。泰和乌鸡之所以独特,与泰和武山的水土环境密切相关。纯种泰和乌鸡,必须拥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骨、乌肉十大特征。
过去,有些养殖户会将竹丝鸡和泰和乌鸡进行杂交,用来提升乌鸡生长速度和产蛋量,降低养殖成本,甚至把杂交鸡充当纯种鸡卖。“纯种泰和乌鸡至少要180天出栏,而杂交乌鸡只需80天。普通消费者难以区分纯种鸡和杂交鸡,往往会选择价格低的,间接影响了泰和乌鸡的口碑。”泰和县泰和乌鸡产业发展中心技术服务股股长范玉庆说。
为提升泰和乌鸡整体品质,泰和县加快制定完善泰和乌鸡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涵盖养殖加工、安全把控、流通包装等环节的产品标准体系。
在品种培优、产品研发、标准创建等方面,建立泰和乌鸡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扫描泰和乌鸡相关产品二维码,可追溯产地、投入品使用、饲养时间等信息。
在品牌推广方面,泰和县通过打造泰和乌鸡旗舰店、直营店,提升乌鸡产品“见面率”“抵达率”。目前,已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地打造了46家品牌店,进入北京盒马鲜生、七鲜、山姆会员店等超市,进驻浙大求是商城、上海归农、深圳“钱大妈”等平台,“泰和乌鸡”金字招牌逐渐被擦亮,品牌价值达37.36亿元,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江西省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等一系列荣誉。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白凤仙子”养成记——江西泰和打造百亿元2024-09-17
- 一碗“广宁云吞”擦亮“中国厨师之乡”招牌2024-09-17
- 11年相伴,湖南卫视再度携手蓝月亮共启中秋2024-09-17
- 2024广东旅博会闭幕 展现湾区文旅活力2024-09-17
- 中远海运张勇:聚焦“三个链通” 助力海南2024-09-17
- 2024年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15日2024-09-17
- 预防胜于治疗,科治好助您实现居家健康管理2024-09-17
- 港姐后冠原来这么值钱!價值四百余万的后冠2024-09-16
- 携手央视开启老酒品质溯源,“舍得酒,每一2024-09-16
- 廿四载蝶变看榆林——空间遥感赋能全球双碳2024-09-16
- 《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多元共治典型案例(20242024-09-16
- 海外媒体考察团沉浸式体验榆林文化之旅2024-09-16
- 厚植生态底色 神东煤炭入选全国矿山生态修2024-09-16
- 多边合作赋能西部金融开放 “成都金融周”2024-09-16
-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更具“国际范” 31家知2024-09-16
- (经济观察)养老金融如何更好护航“夕阳红2024-09-16
- 柬埔寨胡椒首次进入中国河南市场2024-09-16
- 上海市儿童医院唐亮教授在南京天佑儿童医院2024-09-16
- 8月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2024-09-16
- 中秋假期临近 节日市场供应丰富2024-09-16
- 中非加强市场监管合作 推动市场贸易规则衔2024-09-16
- 第四届CBD咖啡青年节北京开幕:去有咖啡的2024-09-16
- 传统与创新双管齐下 广式月饼出口走旺2024-09-16
- 科技“牵手”文化,在服贸会遇见未来生活2024-09-16
- 商务部回应美将提高部分对华301关税最终措施2024-09-16
- 疆沪企业携手助新疆特色林果品牌升级2024-09-16
- 中国铁路多项指标居世界前列2024-09-16
- 北京海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98家 在全市占2024-09-16
- 世界贸易组织:全球服务贸易有四大趋势2024-09-16
- 首届海峡两岸优品电商购物促销活动在福建霞2024-09-16
精彩推荐
- 东西部协作机制助力四川妇女特色产业发展
- 小新带你在火锅食材节上“开怀畅吃”
- 未来已来 跟小新一起看看科技感被完全...
- 进考古坑、体验修复文物 在服贸会“邂...
- 合肥机场开通首条通往中欧货运航线
- 房山金融服务专题展亮相2024服贸会共绘...
- 中国“智”造自行车畅销海外 企业赶订...
- 航拍太原东山丘陵地貌
- 乌鲁木齐大巴扎:旅游热度持续“在线”
- 中莫合作示范区项目签约 将建设大宗商...
- 国际邮轮大规模综合应急演习在天津举行...
- 从三亚走向阿拉木图 “中医疗养”扎根...
- 南京雨花台区抢占新领域新赛道首发区
- 无锡空港经开区开展“四联四融合”志愿...
- 盐城经开区光伏产品远销海外助力非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