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A股前瞻】年度对话十位首席:2022年市场风格存分歧 三大赛道获高频推荐
新华财经北京12月31日电(丁晶) 2021年,A股整体呈现“箱体震荡”格局。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紧扣“高质量”主线,全面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直接融资体系覆盖面不断拓宽,优质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走上发展快车道。
值此岁末年初,新华财经与十位首席专家展开年度对话,全面复盘2021年A股表现,把脉2022年大盘走势,力求掘金优质赛道。
洞见2022年A股大方向:结构性牛市or趋于均衡化
在谈到对2022年市场风格的判断时,首席专家的观点出现了明显分化,有人认为是结构性牛市,也有人认为将趋于均衡化。
具体来看,部分首席看好“春季躁动”的机会。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2022年A股将迎来“金融供给侧慢牛”以来的首个压力年,需慎思笃行,建议逢低布局“春季躁动”的机会。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显顺也赞同上述观点,他认为,2022年A股指数将呈现“先上而后下”的趋势,看好“春季躁动”接棒跨年行情的核心逻辑在于分子端盈利的空窗期叠加流动性、政策稳经济等多重利好,助推市场出现上升的动能。但他提醒,二季度、三季度会面临盈利的考验和流动性预期转变的过程。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展望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率出现回落,A股市场仍将呈现结构性牛市,整体估值的表现应该好于2021年。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也表示,2022年结构分化仍会延续。
但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2022年整体市场风格将呈现均衡化,2022年市场主线是“赢己赢彼”的稳增长,一方面保持经济增速优势,另一方面是对内优化结构,增加绿色投资、发展新能源汽车、增加政府投资等。她建议投资者顺着主线去把握投资机会,同时提醒到,2022年上半年具有降息启动的“应该性”。
在谈及中小盘后市走势方面,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2022年A股市场的核心关键词是景气中小盘,中小盘的牛市往往伴随产业的变革包括同步政策的支持,以及流动性充裕的环境,目前以上条件均已具备。从均值回归来说,中小盘的牛市刚开始,需关注的是有长期产业增长趋势、行业高景气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标的,关注“专精特新”优质中小盘公司。他建议,2022年投资者提高先进制造业配比权重,景气中小盘方向大有可为。
但李迅雷认为,2022年大市值股票的估值水平将有所提升,整体走势应好于中小市值股票,价值投资理念将进一步深化。
把脉明年投资主线:“双碳”、消费、科技三大赛道获高频推荐
新华财经梳理发现,2022年,“双碳”、消费、科技三大赛道获首席专家高频推荐。
在“双碳”板块方面,戴康表示,2022年需关注“增配中下游”投资机会。投资者需关注以下三点转换——2021年的“供需缺口”将会转换成2022年的结构性“供给过剩”;2021年的“信用周期分化”将会转换成2022年的“双碳宽信用新周期”;2021年的“市值下沉”会转换成2022年的“风格均衡”。建议关注2022年PPI和CPI收敛、双碳信用新周期和寻找供需共振的投资机会。
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认为,预计2022年指数波动幅度放大,但新经济领域投资机会仍值得长期关注。建议顺应时代布局核心资产,聚焦新能源、碳中和、智能化、产业数字化等新方向。
“2022年国内宏观流动性和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将为市场提供强支撑。具体方向来看,双碳概念是投资主线,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基建投资适度超前,叠加到财政政策专项债的发力,2022年基建板块投资机遇凸显。新能源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原材料等重大项目相关领域迎来风口。”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说。
在消费板块方面,陈显顺指出,2021年最煎熬的是消费品行业,其整体存在业绩端压力,2022年消费品的量和价都会出现明显改善,建议把握消费板块投资机遇。从风格维度来看,2022年是淡化大小盘风格的过程,成长机会仍在,价值将重回市场舞台。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洪灏进一步分析称,2022年充满不确定性。随着海外经济逐渐从疫情复苏,其生产能力逐渐恢复,中国出口增速出现回落,人民币汇率或将承压,国内政策将加码托底经济下行压力。建议投资者配置防御性板块,尤其是在上半年,建议布局消费、公用事业板块。
“消费板块在政策澄清后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机会。”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补充道。
在科技板块方面,“展望2022年,在经济稳字当头的前提下,总量的流动性应该能适配得上实体经济的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需求。细分领域方面,因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强周期板块会滞涨,2021年投资热度较高的科技、新能源赛道,2022年或呈现均值归复的特征。”邵宇说,中长期来看,不管是智能计算、新能源,还是生物医药工程都构成了本次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涉及到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其应用场景、新基建等得到市场关注。总体而言,新兴科技赛道需用自身盈利证明其估值的合理性,最好的组合是盈利释放且估值有安全边际的板块。关注高端制造、“专精特新”等。
李奇霖表示,2022年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源于中国经济的长期转型,长期转型的核心逻辑是去地产化。增量资金涌入资本市场将会围绕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来布局。2022年更显著的特征在于市值或进一步下沉,去寻找“专精特新”的投资机遇,仍然围绕科技、军工等重点板块布局。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023-01-18
- 天天讯息: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2023-01-18
- 关注: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2022年科创板新2023-01-18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步紧2023-01-18
- 新奥集团:数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气2023-01-18
- 视灯指数 2022 年度视频号发展白皮书发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个人小额借贷,认准微众银行的小额2023-01-18
- 【天天聚看点】周大生接待38位机构投资者调2023-01-18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股2023-01-18
- 顺网科技: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57.28万元,2023-01-18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股2023-01-18
- 博时基金:把握“六新”投资方向 布局资产2023-01-18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3-01-18
- 养元饮品:与“兔”共舞再推力作 携手G6662023-01-18
- 佰维存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讯: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2023-01-18
- 深耕麻辣烫赛道,杨国福坚持品质创新,推动2023-01-18
- 海南发展: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38.09万元,2023-01-18
- 数码视讯: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69.84万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积分大派兑 这2023-01-18
- 易事特重组方案被深交所关注 要求说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热点: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时快讯】节前黄金消费暖意浓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热点:A股资本举牌镜像:出手频次降2023-01-18
- 年关将至“囤金潮”来袭 黄金珠宝股表现强2023-01-18
- 环球要闻:东土科技:1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2023-01-18
- 【世界热闻】太阳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12023-01-18
- 深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税店2023-01-18
- 集采开标 种植牙费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荐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环球短讯!甘李药业(603087)1月17日主...
-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
- 今日要闻!好口碑、硬实力,“华侨城团圆...
- 人口开始负增长,房价终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讯: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
- 深圳拟不再安排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资讯丨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 统计...
- 全球快讯:华侨城A:2022年度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 天天要闻:王健林将万达酒店65.04%股权...
- 天天快看:统计局局长康义:房地产市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