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严打恶意规避退市 “强监管”净化证券市场环境
新华财经上海12月9日电 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主旋律,上海市及相关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汇聚各方力量,培育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制度机制和生态环境。
在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尤其是严格退市监管方面,以上海证监局为代表的监管机构,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逐步探索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上海经验”。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支柱。近年来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上海,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集聚,上市公司数量多、行业覆盖面广。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主旋律,上海市及相关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并于2020年11月出台了《关于推动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旨在汇聚各方力量,培育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制度机制和生态环境。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促进稳健合规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给持续强化上市公司监管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唯有对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贯彻“零容忍”方针,重拳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才能推动形成崇信守法、规范透明、开放包容的良好资本市场生态,真正实现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
在此过程中,以上海证监局为代表的监管机构,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重要抓手,在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尤其是严格退市监管方面不断加大力度,逐步探索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上海经验”。
“管得严”还要“管得早”
历经30多年发展,随着A股退市制度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探索到完善,随着监管效能的持续提升、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一个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良性生态正在形成。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前移监管关口、强化日常监测,在“管得严”的同时“管得早”。
在早期的A股市场,上市公司退市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历经30多年发展,随着A股退市制度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探索到完善,随着监管效能的持续提升、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一个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良性生态正在形成,一批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上市公司在监管强光照射下露出原形。2021年,*ST富控被清理出资本市场,即是监管部门严格退市监管,从严打击规避退市行为的最新典型案例,并通过持续释放对证券违法活动“零容忍”的高压信号,不断优化上海资本市场生态。
*ST富控(早年叫“海鸟电子”)1993年3月登陆A股市场,上市以来,公司主业经营乏善可陈,业绩表现不温不火。2013年底,资本玩家颜静刚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入主ST澄海(即“*ST富控”)。未曾料到,颜静刚并未将上市公司引上发展新起点,反而逐步将*ST富控拖入退市的深渊。2018年1月,*ST富控及公司实控人颜静刚同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显示此时的*ST富控已病入膏肓。
“其实,我们很早在日常监管中,就已关注到*ST富控存在公司内控失效、违规担保及借款产生涉诉风险、主要经营资产被司法划转导致持续经营能力丧失等情况,并多次约谈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方面,阐明退市监管政策,要求公司高度重视退市风险,提前制定预案,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同时还多次约谈年审会计师并下发监管提示函,明确监管要求,督促其归位尽责,保持独立性,实施充分审计程序,审慎发表审计意见。”上海证监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前移监管关口、强化日常监测的同时,一旦发现退市风险公司的重要违法违规证据,监管部门则会雷霆出击、迅速查处。
而面对着强烈的监管高压信号,心存侥幸的*ST富控仍决定铤而走险,甚至不惜违法违规。几经延期之后,*ST富控2020年8月24日晚披露的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通过转回预计负债、应付利息等方式,确认投资收益29.92亿元,使得公司2019年末净资产变为正值。*ST富控的目的很明显,即在缺乏充分依据的情况下,强行将净资产由负转正,以此达到“保壳”规避暂停上市的目的。
这一伎俩显然难逃监管部门的法眼。由于在日常监管中已对公司知根知底,上海证监局对公司调整财务报表恶意规避退市的行为高度重视并快速反应,随即向公司发出监管问询函,深究背后猫腻。随后,又第一时间启动现场检查,进一步坐实了公司将预计负债、应付利息冲回的会计处理不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向公司下发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公司修正并如实披露2019年年报,并再次对公司立案调查。其间,上交所也针对公司违法违规举动向其发出了问询函和监管函等。
在监管强光的持续照射下,已无力回天的*ST富控最终放弃“抵抗”。更正年报、全面“卸妆”后,各项财务指标惨淡的*ST富控于2020年12月9日暂停上市。今年7月21日,公司又因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触及强制终止上市条件,上交所对其予以摘牌。在退市后,*ST富控实控人、涉事高管以及中介机构还将受到监管部门严厉的追责。
“对*ST富控的查处,是上海证监局贯彻落实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及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的最新具体举措;也是上海证监局首次适用新证券法处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体现了上海证监局坚持‘零容忍’原则,强化退市监管力度,坚决遏制规避退市、‘带病闯关’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打击财务造假等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活动的坚定决心。”上海证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未来,上海证监局还将积极支持投资者通过法定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综合运用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的立体式追责体系,净化市场生态,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退得下”更要“退得稳”
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不仅在于对问题公司、证券违法活动的“零容忍”“严监管”,更在于通过各方携手合作,保障相关退市工作有序推进,确保“退得下”“退得稳”。在保证“退得稳”的背后,是监管系统内外细化落实、分工协作的成果。
给投资者一个真实、透明、合规的上市公司,促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手段,也是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的初心使命。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不仅在于对问题公司、证券违法活动的“零容忍”“严监管”,更在于通过各方携手合作,保障相关退市工作有序推进,确保“退得下”“退得稳”。
今年以来,上海辖区有1家公司(*ST富控)完成退市。目前,辖区内有4家公司(*ST绿庭、*ST威尔、*ST丰华和*ST游久)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透过*ST富控案例可以看到,对于潜在退市风险公司尤其是编报虚假财务会计信息,说假话、做假账、违规担保等问题公司,监管部门坚持“打早、打小、打疼”,坚持应退尽退的原则,向市场及时传递对恶意规避退市行为“零容忍”的执法理念,同时,对财务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快速查处,打破相关公司和控股股东对退市规则执行仍有回旋余地的想法,明确要求其尽早做好预案,以期为后续退市风险的平稳化解夯实基础。
“从*ST富控规避退市的情况来看,操纵财务数据规避退市今后仍可能发生。对该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需要快速反应、严厉查处,才能及时揭示风险,有效降低违法违规行为的负面影响,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应退尽退。”上海证监局上述人士强调。
在“退得下”的同时,如何做到“退得稳”?这背后则需要各单位、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以期形成监管合力。
据记者了解,针对退市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地方证监局始终与沪深交易所之间保持着监管联动,统一监管要求,协同处理相关公司退市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同样,围绕退市的一系列相关工作,上海证监局与地方政府也保持着紧密的沟通联动。2020年末退市新规发布后,上海证监局及时向地方政府通报了本轮退市改革的主要思路、退市制度修订的主要内容及辖区上市公司退市情况,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推动地方政府共同落实退市改革部署。
针对部分投资者难以接受相关公司退市、来信来访不断增加的情况,上海证监局投保处与公司处密切配合,做好退市政策解释和投资者诉求答复等工作,力争取得投资者对退市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整体来看,在保证“退得稳”的背后,是监管系统内外细化落实、分工协作的成果。尤其是在退市常态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大背景下,各方持续加强系统内外监管协作,为平稳化解退市风险提供了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023-01-18
- 天天讯息: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2023-01-18
- 关注: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2022年科创板新2023-01-18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步紧2023-01-18
- 新奥集团:数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气2023-01-18
- 视灯指数 2022 年度视频号发展白皮书发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个人小额借贷,认准微众银行的小额2023-01-18
- 【天天聚看点】周大生接待38位机构投资者调2023-01-18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股2023-01-18
- 顺网科技: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57.28万元,2023-01-18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股2023-01-18
- 博时基金:把握“六新”投资方向 布局资产2023-01-18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3-01-18
- 养元饮品:与“兔”共舞再推力作 携手G6662023-01-18
- 佰维存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讯: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2023-01-18
- 深耕麻辣烫赛道,杨国福坚持品质创新,推动2023-01-18
- 海南发展: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38.09万元,2023-01-18
- 数码视讯: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69.84万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积分大派兑 这2023-01-18
- 易事特重组方案被深交所关注 要求说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热点: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时快讯】节前黄金消费暖意浓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热点:A股资本举牌镜像:出手频次降2023-01-18
- 年关将至“囤金潮”来袭 黄金珠宝股表现强2023-01-18
- 环球要闻:东土科技:1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2023-01-18
- 【世界热闻】太阳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12023-01-18
- 深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税店2023-01-18
- 集采开标 种植牙费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荐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环球短讯!甘李药业(603087)1月17日主...
-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
- 今日要闻!好口碑、硬实力,“华侨城团圆...
- 人口开始负增长,房价终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讯: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
- 深圳拟不再安排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资讯丨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 统计...
- 全球快讯:华侨城A:2022年度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 天天要闻:王健林将万达酒店65.04%股权...
- 天天快看:统计局局长康义:房地产市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