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App可以“轻松借钱”? “轻松借钱”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点开“滴滴出行”“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等App,显眼位置均可看到“借钱”;点开“京东”“58同城”“美颜相机”等App,显眼位置也能看到“借钱”……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不少手机App存在与自身主要业务毫不相干的借贷功能,并以低息、红包等作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App“借钱”满天飞,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各类App都盯上“借钱”业务
部分手机App用户告诉记者,一些生活中常用的App,俨然成了“金融App”。就连平时常用的拍照、办公软件都有借款功能,经常出现鼓励用户开通借款功能的弹窗提示。
青岛市民郑昱告诉记者,她平时常用的拍照App“美颜相机”,最近打开后总是有弹窗消息,提示送她一个最高88.88元的红包。点开红包后,就会进入一个“美图e钱包”的界面,里面除了提供“借钱”服务,还有“您有最高额度200000元待领取”“最高可借200000元”等极具诱惑的广告。“一款拍照软件,为啥老出现借贷广告?不理解。”郑昱说。
不少公司职员告诉记者,不仅是拍照软件,常用的办公软件“WPS Office”,也出现了借钱功能,号称“低利率、无抵押,最高可贷96400元,年利率7.2%起”。
记者下载了部分常用App测试发现,不少社交、出行、生活服务类App中都有借款功能,部分App还把借款功能作为重点模块进行展示。如用于叫车服务的“滴滴出行”,其借钱功能按钮就摆在App主页,与打车、顺风车、共享单车等功能并列。在外卖应用“饿了么”上,借贷功能不仅出现在首页,而且接入的借款服务有七八种。在社交App“陌陌”上,其提供的借贷服务宣称最高额度为6万元,且“无担保、无抵押,有手机和银行卡就能申请”。
此外,还有一些App以“免费领取会员”为噱头,引导用户使用借款服务。例如某款视频App以“免费送3个月VIP会员”为由,引导用户点击广告,点击进入后则会出现“新用户领30天首期免息券”“最高可借额度200000元”等网络借贷广告。山东艺术学院大四学生孙思齐说,在视频App“爱奇艺”的应用界面内,有时会出现借贷功能的广告;平台还宣称,只要注册并完成借款,就能领取会员。
不少App在借贷服务中都注明资金来自银行及持牌放款机构。记者咨询了一款社交App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该App是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负责接入借贷服务;推广平台本身并不提供资金,出现纠纷时需要借款者和资金提供方协商解决。
“轻松借钱”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社交、出行、视频等生活服务类App用户基数庞大,其中很多使用者本无强烈借贷需求;在这些App“广撒网”式宣传下,一些使用者受诱惑开通了借贷功能。
记者发现,不少平台的借款功能都以“实时审批、极速到账”为卖点,并且承诺的额度不低。几款App对开通借款功能的审核都颇为宽松,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后,绑定收款银行卡就可以借钱。
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还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某款App宣称借款额度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但当记者按照App内的要求填写完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一下子涨到了23.4%。
在黑猫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有多名用户投诉称,一些App里的借贷功能存在重复扣款、收取高额利息、开通后无法取消等问题。
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普通用户在银行申请信用卡,一般初始额度只有2万元到5万元;但不少App上的借贷功能,动辄宣称可以提供30万元到50万元的额度。额度一旦过高,如果用户还款逾期,带来的金融风险很大。
互联网经济专家刘兴亮认为,不少App用户众多,如果平台采用诱导的方式推广借贷功能,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就存在过度借贷的可能。
多位大学生在黑猫投诉上反映,看到某款社交App上频频出现的借贷广告,经不住诱惑,就尝试借款,数额在1万元到3万元不等;但借款后却无力偿还,影响了个人征信。
此外,借贷功能还极易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国家网信办在今年5月的一次通报中指出,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其中半数以上App都具备金融功能,这些App存在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问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中小借贷平台上的个人信息很容易泄露。个别平台为追求利益,会把个人信息“打包”卖给第三方;只要用户在一家借贷平台上申请过借款,其他借贷平台的骚扰电话就会“蜂拥而至”。
对App借贷亟待加强监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开始尝试使用移动端上的金融平台进行借贷。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显示,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部分公司的“80后”“90后”客户占比达到90%以上,其中,“90后”客户占比普遍在50%左右。
相关专家认为,与专业化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的App相比,一些常见的生活类App使用人数更多,覆盖面更广。由于使用频率很高,过度宣传借贷功能更容易让网民掉入网贷陷阱,并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有关部门需要对这类App加强监管,堵住由此带来的互联网金融漏洞。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顾雷说,应持续加强对手机App开设借贷功能现象的监管。对于当前“什么App都可以放贷”的局面,要有更精准的规范和约束。比如在平台的借贷资质、用户申请门槛、推广方式等方面,都应有更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以实现App借贷业务有序、有度发展。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一些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并没有明确指定使用范围,部分信贷资金存在未按指定用途使用的问题,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平台的指导,在对用户的申请审核、贷款用途和流向的监管上更加严格。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很多普通用户具备的金融知识有限,容易被平台夸张的宣传所诱惑。行业监管部门可定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意识。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有多少App可以“轻松借钱”? “轻松借钱2021-07-07
- 央行调查报告:二季度我国企业资金周转指数2021-07-07
- 马上消金参与“护脸”计划 助力人脸应用健2021-07-07
- 北京市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表彰会召开,同仁2021-07-07
- 省局抽查2020年度省级放心消费创建先进示范2021-07-07
-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顶层设计将出 全球资源配2021-07-07
- 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满足新市民住2021-07-07
- 高定价与低认知度 植物酸奶“存在感”不好2021-07-07
- APP收集用户信息边界在哪里?超范围收集信2021-07-07
- 神州租车“卖身记”落幕 机构上调神州租车2021-07-07
- 超级星饭团:从工具到实时社交,赋能偶像经2021-07-06
- 百利好多重出击 防范金融诈骗套路2021-07-06
- 欢太花钱,让你终生信赖的互联网借贷服务平2021-07-06
- 晨晖资本晏小平做客恒昌司庆嘉年华,解析高2021-07-06
- 解读“2021年度影响力品牌”:网易云信如何2021-07-06
- 那大沉香以品牌直播助力乡村振兴,主播请就2021-07-06
- 中装建设孙公司拟投资建设50MW风电项目 加2021-07-06
- 找钢网成功入选2020 年度上海市大数据服务2021-07-06
- 指数午后低位震荡 中药、光伏建筑板块走弱2021-07-06
- “云+医疗”时代来临,医疗桌面云市场步入2021-07-06
- 恒指收跌0.25%报28072.86点 医药股全线大跌2021-07-06
- 天天壁虎,全时洗车,助力洗车行业登上新台2021-07-06
- 小恒钱包:个人办理贷款的注意事项2021-07-06
- “我是顶梁柱,我不能倒!”水滴筹助力白血2021-07-06
- 恒易贷:贷款买房 信用记录很关键2021-07-06
- 三大指数盘中均大幅下挫 医药股全线下挫2021-07-06
- 朝聚眼科(2219.HK)IPO定价10.6港元/股 每2021-07-06
- 2021金融投资前景向好 湖南金证专业一站式2021-07-06
- 持续深耕智联行业 博泰车联网入选“专精特2021-07-06
- 风三E星为全球数值天气预报观测加开“早班2021-07-06
精彩推荐
- 指数午后低位震荡 中药、光伏建筑板块走弱
- 恒指收跌0.25%报28072.86点 医药股全线大跌
- 三大指数盘中均大幅下挫 医药股全线下挫
- 朝聚眼科(2219.HK)IPO定价10.6港元/股 ...
- 里昂:首予阜博集团(3738.HK)“买入”评...
- 生物育种板块午后拉升 敦煌种业午后封板
- 劲拓股份(300400.SZ)涨超7%报19.04元,...
- 美银证券:上调中升控股(0881.HK)目标价...
- 麦格理:微升现代牧业(1117.HK)目标价至...
- 港股延续近期弱势,医药股重挫
- 麦格理:上调普拉达(1913.HK)目标价至69...
- 下调中银航空租赁(2588.HK)目标价至67港...
- 中证转债指数午盘涨0.1% 思特转债涨超10%
- 国内商品期市午盘多数上涨 LPG、短纤涨逾2%
- 创业板指跌超2%,电力、石油等板块涨幅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