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股票首入MSCI旗舰指数背后 中国科技企业可投资性得到提升
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日前公布了其2021年5月份的指数季度调整结果,本次调整结果将于2021年5月27日收盘后生效。值得关注的是,有5只科创板股票本次新纳入MSCI中国A股指数,分别是康希诺-U、中国通号、澜起科技、杭可科技、睿创微纳。
这是科创板股票首次进入MSCI旗舰指数系列。此前仅有部分符合MSCI GIMI编制方法要求的科创板股票进入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和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
笔者认为,一方面,5只科创板股票首次进入MSCI旗舰指数系列,反映出A股市场的结构中,科技企业占有比重的增加。中国科技企业对于国际资本来说,可投资性得到提升。
这与科创板的良好表现密不可分。根据上交所介绍,2020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近八成营业收入实现增长,12家公司实现营收翻番,三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近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31家增幅在100%以上,最高达6527.90%。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科创良种”,正在科创板这片土壤之中不断成长,开出“硬科技”之花,结出“硬科技”之果。
在笔者看来,科创板上市公司之所以能交出如此优异的“年度成绩单”,正是基于其强大的“科创”属性。其中一个体现,就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而研发费用的高低,俨然已经成为检验科创板上市公司硬科技成色的“试金石”。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数据,2020年,包括中芯国际、君实生物、中国通号等在内的15家科创板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超过5亿元;寒武纪、金山办公等8家公司,连续两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0%。
如果这一势头持续下去,等到MSCI下一次调整的时候,或许会有更多科创板上市公司被纳入。而更多国际指数纳入科创板股票,也同样可以期待。
另一方面,5只科创板股票首次进入MSCI旗舰指数系列,也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境外投资者参与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也包括投资科创板,将越来越便利。
5只科创板股票纳入MSCI中国A股指数,只是中国硬科技企业进入境外投资者资产配置清单的序曲。随着中国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投资中国,投资中国科创企业,必将成为更多资本的明智选择。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比亚迪拟分拆比亚迪半导体至创业板上市...
- 康希诺2020年销售费用占营收近7成 尚未...
- 建业地产午后复牌:股价一度暴跌逾60% ...
- 推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高质量发展 恒丰...
- 江海证券2020年净利润1.31亿 收入小幅降低
- 润科生物终止创业板IPO 保荐机构是万和...
- 合生创展再度“借新还旧”:拟发3亿美元...
- 博众精工上市首日涨85% 成交额5.50亿元
- 股价飙升17%报8.44港元!恒腾网络入选MS...
- 乐心医疗2020年营收、净利双增背后:一...
- 远洋集团前4月销售额305.4亿元 对应协...
- 日照银行2020年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 净...
- 重庆富民银行2020年净利润出现成立以来...
- 金融壹账通2021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1....
- 天茂集团发布公告称:国华人寿前4月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