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政府杠杆率降幅较大 释放积极信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经济参考报》独家最新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68.0%,比2020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延续了2020年四季度以来的去杠杆态势。其中,居民杠杆率轻微回落,为2012年以来首次季度性下降;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继续下降,连续三个季度共下行了3.8个百分点;受发债节奏影响,一季度政府杠杆率降幅较大。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宏观杠杆率下降释放了积极信号,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将稳定增长,预计今年宏观杠杆率将保持基本稳定。
央行日前发布名为《近年来我国稳杠杆促增长取得显著成效》的研究报告也指出,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连续净下降。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增长稳定,债务总量与经济增长相匹配,预计今年宏观杠杆率将保持基本稳定。据央行初步测算,2021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6.8%,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
2020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适时调整,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央行数据显示,当年宏观杠杆率上升23.5个百分点。
“2020年宏观杠杆率上升有其特殊原因,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宏观政策加大了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这是正常也是必要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央行报告也指出,我国经济增长韧性更强,实体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这又为继续推动稳杠杆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此前在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前三个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幅度分别是14、7.2和3.9个百分点,第四季度转为下降1.6个百分点,表明实体经济的活力有了极大恢复,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明显提升。“未来随着经济向常态回归,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灵活、合理适度,预计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平稳。”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也表示,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将有较大幅度反弹,而宏观杠杆率也会有所回落,进入去杠杆的轨道。这是推进改革的窗口期。聚焦债务“灰犀牛”问题,取消政府隐性担保,逐步形成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机制,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可持续的债务积累模式。
董希淼表示,我国宏观杠杆率的下降释放了积极信号。展望未来,在继续推进宏观杠杆率下降方向不变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节奏和力度,“用时间换空间”,同时要对市场预期进行合理引导。“可以看到目前货币和金融政策也更强调‘结构性’,保持对重点实体领域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商务部:前4月进出口、出口增速创10年来...
- 工信部:一季度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 北京“惠她保”开放参保:针对女性高发...
- 2020年下半年海底捞业绩逆势增长 餐饮...
- 北京:8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本次抽...
- 百瑞信托2020年业绩仅小幅上涨 融资类...
- 工业互联网成5G“主战场” 加快了制造...
- “红五月”节后首日表现受挫 消费基金...
- 刷屏!“沪惠保”首年参保率或达30% ...
- 格力电器在临沂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2亿
- 京东邦能入股数势科技,经营范围包括基...
- 腾讯申请整点优惠商标 国际分类为网站...
- 腾讯、B站关联公司入股青瓷数码 法定代...
- 腾讯关联公司入股掌梦网络 掌梦网络致...
- 家电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市场消费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