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聚焦 > 正文

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建筑)赋能房屋改造,居民原地住新楼

2024-06-17 10:31:41来源:今日热点网

5月28日,北京市西城区首个危旧楼改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完毕。从拆迁到搬回,居民仅用90天,就住进了在原址上建起来的新房子。建造升级的背后,依托的是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科技”)原创研发的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建筑)技术。

桦皮厂胡同8号楼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座5层住宅楼房,此前因墙体开裂、构件脱落、各种管线外露等问题被评估为D级危楼。2020年,该项目被确定为首个西城区通过拆除重建方式进行改造的危旧楼改建试点项目。

该项目是北京市首个运用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技术的危旧楼改建项目,也是全市首个施工智慧化全过程管理的危旧楼改建项目。承建方中建海龙科技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造,通过“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将建造工期缩短了70%。

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造将建筑根据功能科学规划为若干模块,并在工厂内对模块进行高标准工业化预制,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可靠装嵌连接成为完整建筑。通过采用该技术,工厂生产与现场施工双线并行,中建海龙科技将原本需要15个月的工期压缩至3个月。

同时,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技术利用现浇结构与模块墙膜,既满足规范要求又提高结构韧性,并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将混凝土钢筋笼与剪力墙、叠合顶板、预制隔墙和现浇梁相结合,抗震性能优越。

此外,项目在设计时将室内户型进行了调整,完善套型使用功能、动静分离、户内公区延伸共享。在楼房的结构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砖墙承重优化为钢砼墙体,节约了空间,提升了户内使用面积。公共区域也进行了优化,比如合理退线、管井外移、增设电梯等。

如今,桦皮厂胡同8号楼已经变成“红黄金碧、青院素城”,房间设计更现代化,使每个住户都能享受到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居住体验。居民们纷纷表示,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老旧楼房能够变成如此美观的新家。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采用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则是进行城市更新的一个有益探索。未来,中建海龙科技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赋能传统建造转型升级,让科技造福于百姓美好生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