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聚焦 > 正文

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风险提示:防范短信钓鱼诈骗,保护消费者权益

2023-07-21 19:00:05来源:今日热点网

2023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同比增加3.4%,互联网普及率达75.6%。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也随之迭代变化,其中短信钓鱼诈骗尤为常见。为切实维护消费者金融安全,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充分发挥其在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中的示范作用,总结以下短信钓鱼诈骗常见手法及应对方式,消费者应牢记于心,时刻提高警惕,捍卫财产安全。

短信钓鱼诈骗的常见手法

不法分子通过群发短信,假冒多家银行名义发送服务信息,声称客户手机银行、银行卡、身份证等过期或失效,诱导客户点击虚假链接,客户一旦受骗提供个人信息,不法分子便迅速冒用客户身份转账,盗取银行卡内资金。

短信钓鱼诈骗对象多为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对网上业务登录操作不熟悉的人群。此类诈骗一般是有组织的专业诈骗,目的主要是窃取消费者银行账户敏感信息或盗取账户资金。

短信钓鱼诈骗的应对方式

第一,看短信是否真实。诈骗短信假冒银行名义会降低消费者警惕性。消费者在收到署名为银行发送的信息时,要注意辨别真假,尤其不能盲目相信异常号码发送的短信。

第二,看网站链接和页面是否为官方渠道。不轻易点击和操作诈骗短信提供的网页链接,尽量从银行官方网站或软件进入。

第三,看对方索要信息是否为个人重要敏感信息。消费者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付款码等均为个人重要且敏感信息,不轻易提供给他人。如果受骗,立即联系银行冻结银行账户,保存证据,及时报警。

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涉及网络交易或需要点击链接进入页面时应先与官方进行联系确认,或通过专业台查询,以识别风险链接和IP地址。另外在设置网络账号密码时,尽量避免使用敏感信息,如出生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

为提升消费者金融诈骗防范能力,天星金融通过多矩阵、多渠道普及反欺诈相关知识。下阶段,天星金融将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深入推进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完善宣传长效机制,让金融宣教更加有深度、有温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心全意守护百姓“钱袋子”,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