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营收净利首次双降,一年砸62亿死磕创新药,50万股民伺机抄底
恒瑞医药(600276)(600276.SH)业绩雪崩,昔日“医药一哥”遭遇至暗时刻。
4月22日晚间,恒瑞医药同时发布了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59.06亿元,同比下降6.5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5.30亿元,同比下降28.4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下降29.53%。
恒瑞医药2022年一季报的数字也并不好看。2022年第一季度,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4.79亿元,同比下降2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下降17.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19.80%。
这是恒瑞医药自上市以来交出的第一份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负增长的年报。虽然市场对此早有预期,但仍有投资者难掩失望。
“看了年度和一季度业绩简报,还是有点失望的。希望恒瑞加油加油,我想看到未来恒瑞营收五百亿,一千亿的时候。”一位投资者在雪球上如此是写到。
业绩跌跌不休,却无法阻挡股民的热情,近一年多来,至少有50万新股民跑步进场。2022年一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恒瑞医药的普通股股东户数已经超过80万户。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这一数字仅有28.18万户,彼时恒瑞医药的股价还站在历史最高处,俯瞰一众本土药企,是当之无愧的本土“药王”。
4月22日,恒瑞医药报收33.00元/股,较历史最高点的97.16元/股,已经跌去近7成。
集采降价,业绩承压
对恒瑞医药来说,2021年注定是难熬的一年。
在年报里,恒瑞医药花了不小的篇幅剖析了业绩下滑的原因,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即集中带量采购和国家医保谈判产品大幅降价,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与此同时,创新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研发支出不断攀高。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恒瑞医药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5.61%,比上一年减少2.67个百分点。
自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先后经历了5轮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涉及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格平均降幅达到73%。在2021年之前,集采对恒瑞医药业绩的冲击尚未显现出来。2020年,恒瑞医药顶住集采降价的压力,其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仍然创下接近20%的同比增长速度。但这一增长态势在2021年戛然而止。
据恒瑞医药披露,2020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恒瑞医药6个药品,这些药品2020年的销售收入为19亿元,2021年同比下滑55%;2021年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恒瑞医药8个药品,这些药品2020年销售收入44亿元,2021年同比下滑37%。
除了集采,恒瑞医药参与国家医保谈判的产品价格降幅也较大。恒瑞医药的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医保价格降幅达85%,艾司氯胺酮价格降幅达 68%。由于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原因,卡瑞利珠单抗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艾司氯胺酮新产品销售上量也比较慢,给恒瑞医药的业绩带来不小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卡瑞利珠单抗价格为19800元/瓶,医疗机构合计实际采购量约为3万瓶,采购金额约为6亿元。2021年,卡瑞利珠单抗中标价格降至2928元/瓶,医疗机构合计实际采购量超过44万瓶,采购金额接近13亿元。虽然医保谈判带来了降价压力,但同时也实现了“以价换量”。
有行业分析指出,在疫情持续影响、行业变革与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医药行业调整已步入深水期。恒瑞医药作为代表性的民族创新药企,调整期的阵痛难以避免,但其坚持研发投入的坚定决心,人才与新兴技术平台的组合驱动,将支持其创新研发实力不断加速释放,最终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持续推进创新、国际化两大战略
只有创新才有未来,恒瑞医药深知这一点。在集采压力下,恒瑞医药创新的脚步愈发加快。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达到62.03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2.14亿元,同比增长24.3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3.95%,创公司历史新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2021年的业绩。
2022年第一季度,恒瑞医药继续加码创新药,研发费用达到10.07亿元。
不过,投入也带来了回报。截至2021年年底,恒瑞医药已经上市的创新药增加到10款,另外还有60余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5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卡瑞利珠单抗在2021年获批了4个新适应症,获批适应症数量达到8个,领跑国产PD-1。
“今年以来,恒瑞医药持续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在创新药研发上,已基本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构筑起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恒瑞医药在年报里表示。
在不断加码创新的同时,国际化也是恒瑞医药当前的一大战略。
年报显示,2021年,恒瑞医药海外研发投入共计12.36亿元,占总体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19.93%。
2021年年内,恒瑞医药聘任了Scott Filosi为恒瑞美国/欧洲首席执行官,整体负责恒瑞美国和欧洲的运营管理工作,聘任Joseph E. Eid博士担任恒瑞美国/欧洲首席医学官,全面负责恒瑞在欧美区域的药品开发和医学事务;澳洲和日本市场方面,恒瑞分别聘任了MikeLee博士、Kiyoshi Hashigami博士为澳洲、日本临床研发副总经理,负责建立两地的临床研发团队,推动和支持当地的全球临床项目。
目前,恒瑞海外研发团队共计170余人,其中美国团队104人,欧洲团队50人。海外团队主要成员均是来自罗氏、诺华、辉瑞以及默克等知名药企的中高层人才,拥有丰富的全球化研发经验。
孙飘扬回归,人员大幅精简优化
回顾恒瑞医药的2021年,孙飘扬的回归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节点。
2021年7月9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云曙近日因身体原因请辞去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应职务。公司董事一致推举孙飘扬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直至董事会选出新一任董事长时止。8月4日恒瑞医药董事会全票通过,孙飘扬重新出任恒瑞医药董事长。
自2020年1月就任到请辞,周云曙的任期仅有一年半。
孙飘扬回归后不久,恒瑞医药便传出裁员消息。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恒瑞医药在职员工总人数为24491人,比2020年减少4400余人。
恒瑞医药在年报中坦言:“2021年初公司员工数量、机构设置与业务发展规模不匹配,造成运营和人员成本高。”因此,恒瑞医药大力推进销售改革,对组织架构进行整合提效,撤销了区域层级架构,大幅减少低绩效省区及办事处,整合销售运营、营销财务、支持部门职能,精简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由年初的17138人优化至13208人,在一年间裁撤近4000人。
除此以外,恒瑞医药的生产人员、财务人员和行政人员的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在对其他岗位进行精简优化的同时,恒瑞医药还在扩大自己的研发团队。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恒瑞医药的研发人员数量达到5478人,较2020年年底增加了750余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也从2020年年底的16.33%提高至22.4%。
核心管理层也更迭不断。据统计,2021年至今,包括周云曙在内,恒瑞医药有4名高管先后辞职,其他3位分别是首席医学官(CMO)兼副总经理邹建军、副总经理张月红、财务总监周宋。
就在年报发布的10天前,4月12日,恒瑞医药公告宣布邹建军离职。邹建军于2015年9月加入恒瑞医药,任首席医学官,2017年6月起任副总经理。4月20日,君实生物(688180.SH,01877.HK)发布消息称,聘任邹建军为公司副总经理,并担任全球研发总监,全面负责公司全球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同时提名她为公司执行董事。
在宣布邹建军辞职消息的同时,恒瑞医药还宣布任命张晓静为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首席医学执行官(肿瘤),任命王泉人为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其中,王泉人出生于1986年,现年仅36岁,是恒瑞医药目前最年轻的高管。
在孙飘扬和新管理层的带领下,恒瑞医药这艘巨轮将会驶向何方?80万投资者正在等待这个答案。
关键词: 恒瑞医药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微淼财商教育致力于普及国民金融知识,提升2022-04-24
- 君逸数码:优质案例不断积累,市场口碑与日2022-04-24
- 法拉电子: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8.4亿 同比2022-04-24
- 东方财富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 净利润同比2022-04-24
- A股公司步步高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 预计亏2022-04-24
- 招商银行2022年一季报披露:实现营业收入912022-04-24
- 中国中免2021年主要经营指标再创新高 净利2022-04-24
- 战略深耕成效显著,鱼跃医疗去年血糖板块增2022-04-24
- 王府井2021年营收127.53亿元 净利润13.4亿元2022-04-24
- 泓博医药创业板首发获通过 中信证券为其保2022-04-24
- 博科测试创业板IPO获受理 中信证券为其保2022-04-24
- 社群变现专家Emily:手握社群变现的秘籍,2022-04-24
- 上交所恢复对苏州盛科通信发行上市审核 中2022-04-24
- 三一重工:2021年净利润120.33亿元 同比下降22%2022-04-24
- 朱光耀:要高度警惕美国超预期的货币政策调2022-04-24
- 海航集团:风险处置相关工作顺利完成2022-04-24
- 【公司前线】广联达全资子公司高管发生变更2022-04-24
- 肉猪业务深度亏损,温氏股份能否踩准猪价反2022-04-24
- 【公司前线】正泰电器关联公司出现经营范围2022-04-24
- 【公司前线】马应龙关联公司出现经营范围变2022-04-24
- 大族激光投资成立先进智能装备股份公司2022-04-24
- 【公司前线】联创电子关联公司注册资本从7.2022-04-24
- 兴全基金谢治宇调研联化科技2022-04-24
- 盛洋科技2021年净利润增长98.85% 5G通讯基2022-04-24
- 联化科技获29家机构调研:公司主营业务分为2022-04-24
- 迈瑞医疗2021年成绩单:连续5年营收、净利2022-04-24
- 江中药业整合白酒业务 拟注销连亏4年的杞2022-04-24
- 【公司前线】高能环境关联公司注册资本从752022-04-24
- 【公司前线】海天味业成立新全资子公司 注2022-04-24
-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长虹2022年度招聘增加超2022-04-24
精彩推荐
- 朱光耀:要高度警惕美国超预期的货币政...
- 社会面清零后第十天,吉林省复工复产如何?
- 吉林省:金融部门按照“能开尽开、早开...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榜:9省份过万,京...
- 日元暴跌贬值创20年纪录,日本央行有难...
- 重庆将实施“六大专项行动”,全面振作...
- 兰州:二套房认定取消再次申贷时间限制
- 内蒙古满洲里:对相关区域实行封控管理
- 央行24日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 央行连续发声释放货币政策重要信号,专...
- 外汇局:未来长期价值投资仍是外资流入...
- 山西一季度生产总值为5513.12亿元,同比...
- Mysteel早读:黑色期货大幅下跌,中国宝...
- 22个省份已无关闭关停的高速公路收费站...
- 内蒙古满洲里:对相关区域实行封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