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多管齐下 藏粮于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期连续出台包括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种业市场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力度筑牢粮食安全基础。虽然遭受水涝、病虫等灾害,但今年我国粮食生产仍然取得良好业绩,在夏粮丰收的基础上,秋粮丰收在即,全年粮食有望实现丰收。但同时,我国粮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必须要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专家表示,要做好进一步深化农田土地保护、打好种业翻身仗等领域工作,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位,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藏粮于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政策,加快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推进耕地质量提升。针对东北黑土地保护、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黑土地保护现场会上,会议强调要细化目标、明确责任,确保如期完成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确定的各项任务,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部门也出台政策,统筹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保护性耕作。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还加大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和盐碱地改良等的支持力度。
除此之外,各地方政府近期陆续出台政策,加大资金等政策支持,推进各地耕地质量提升。浙江省出台措施,推进抓好现有耕地、复垦耕地以及新垦耕地的地力培肥、酸化耕地的治理等工作,提升耕地质量。西藏自治区也规划2021年新增和改造2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实施20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75万亩高标准农田。河南计划在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近7000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再投资120多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750万亩。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和紧迫任务。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只有农田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保证,粮食安全才能够得到保障,才能真正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国已经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至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
农业农村部表示,未来将加快推动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出台,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未达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指导各地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加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进一步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的考核力度,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及成果应用。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
藏粮于技:加快自主创新
在推进农田保护的同时,藏粮于技也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式,而在种业领域的创新突破则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增强我国种业发展的竞争力,需要通过增加投入,开展重大技术的联合攻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种业技术差距。
对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政策,不断加大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总体思路、框架体系、重点项目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
不仅是中央层面,各地方政府近期也陆续出台政策,加大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海南省印发了“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将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天津、安徽、甘肃等省市也都纷纷出台政策,重点推进素菜、水果、牧草等种子资源研发和攻关,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力度,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
据了解,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即将下发,包括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等五大方面。国家将启动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各地也计划组建一批育种攻关联合体,推进科企合作,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新品种。
农业农村部介绍,目前,我国农业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当前我国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种子能够靠自己来解决,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75%和85%。未来力求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重大突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体系。
“丰收”与“发展”两手都要硬
目前正值秋粮收获季节,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魏百刚日前表示,虽然今年我国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局部地区灾情很重,但重灾区占秋粮面积比较小,全国农业灾情与往年比总体偏轻,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均是近5年同期最低。另外,今年秋粮种植面积有所增加,13个粮食主产省中,除部分重灾区外,其他部分作物长势较好,增产趋势明显,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提供了条件。
根据计划,2021年粮食总产量计划在1.3万亿斤以上,而专家预计,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36万亿斤。
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推动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也在加速推进。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针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种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等多方面连续出台政策,为今后的长效发展打下基础。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计划到2025年,力争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
同时,农业农村部近期和浙江省联合印发文件,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计划到2025年,浙江乡村振兴示范省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专家表示,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将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等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政策多管齐下 藏粮于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2021-10-12
- 芯片和操作系统成汽车革命下半场竞争焦点2021-10-12
- 首批三季报出炉! 周应波、朱少醒、张锋等2021-10-12
- 校招社招并举,平安私人银行重磅推出财富管2021-10-12
- IPv6“高速公路”全面建成 部署IPv6新服务2021-10-12
- “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大马2021-10-12
- 抢滩北交所 掘金新赛道 基金公司瞄准“专2021-10-12
- 多家公司招股书被打回重写 保荐机构“内功2021-10-12
- 金轮股份:前三季度净利预增485%至535%2021-10-12
- 保隆科技:收到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主2021-10-12
- 大亚湾核电基地在运营期内自然资本总价值约2021-10-12
- 【环球财经】印度Sensex30指数11日上涨0.13%2021-10-12
- 卫星石化:前三季度净利预增346.29%~401.72%2021-10-11
- 本钢板材:前三季度净利预增1232.4%2021-10-11
- 丽尚国潮:终止挂牌转让兰州红楼100%股权2021-10-11
- 北京科锐:中标南方电网招标项目2021-10-11
- 【环球财经】百事可乐将进军刚果(金)市场2021-10-11
- 高乐股份:新鸿辉实业拟协议转让2.2%股份2021-10-11
- 隆基股份上调硅片报价2021-10-11
- 宁德时代:参与投资两家合伙企业2021-10-11
- 华软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预增1422%-1975%2021-10-11
- 新力控股:持续与有关贷款人积极进行协商 2021-10-11
- 超华科技:前三季度净利预计1亿元至1.1亿元2021-10-11
-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极端涨跌再现 需2021-10-11
- 飞亚达: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7.62%至66.93%2021-10-11
- 【环球财经】新加坡放宽边境管控 海指周一2021-10-11
-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运营期内自然资本价2021-10-11
- 新华财经晚报:10月11日2021-10-11
- 全新设计揽境PK成熟稳重途昂,大众旗舰SUV2021-10-11
- 世界直销协会联盟授予安利董事会联合主席德2021-10-11
精彩推荐
- 国内商品期市午盘普涨 铁矿石涨逾4%,...
- 金科服务(9666.HK)现涨5.71%,报46.3港...
- 普利制药(300630.SZ)涨4.63%,报48.99元...
- 万科A(000002.SZ)盘中拉升,一度涨5.98%至22.51元
- 晓鸣股份(300967.SZ)今早创近半年新高后...
- 恒大汽车一度涨超9%至3.77港元,市值368亿港元
- 港股手游股集体拉升上扬,心动公司涨近7...
- 火岩控股(1909.HK)涨近5%报2.32港元,总...
- 华谊腾讯娱乐(0419.HK)高开高走,现大涨...
- 金力永磁(300748.SZ)股价继续回升,现报32.36元
- 川金诺(300505.SZ)涨5.55%,报39元,总市值53亿元
- 金刚石概念股午后冲高 宇晶股份(002943...
- 采掘上市公司龙头有哪些?相关个股有中...
- 民航机场板块午后走高 晨曦航空(300581...
- 智能电网概念股早盘大跌 恒华科技(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