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物价影响有限 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
目前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尽管如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仍会对中下游企业利润形成挤压。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为企业纾困减压。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近日召开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预期走强推动需求升温、新冠疫苗持续推广以及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粮食、能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并带动全球通胀预期增强。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3月全球食品价格连续第10个月上涨,达到2014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铜、钢、锡等商品价格近期也屡创新高。
当前,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物价走势客观上必然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全球流动性宽裕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向国内传导。这种传导事实上已经显现。2021年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达到102.1%,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为2020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点。
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来看,PPI环比增速连续10个月处于上涨态势,同比增速于今年1月转正以来加速上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5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1.27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八成。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目前大宗商品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对国内的传导影响总体上是有限的、可控的。
从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来看,一般来说,大宗商品价格向终端消费品价格的传导较为间接。我国工业体系庞大、产业链长,工业消费品市场竞争激烈,上游成本向下游传导效应会逐步衰减。3月份PPI和CPI剪刀差扩大至4个百分点,既有基数扰动的影响,也体现出价格上涨由PPI向CPI的传导有限。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经济仍处于恢复性增长过程,需求仍然相对偏弱。从CPI自身构成来看,食品和服务在我国CPI中占比高,且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小,我国粮食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工业消费品供给能力比较强,服务业供给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不具备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
物价涨幅根本上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变化。从宏观上看,我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供需协调性持续增强,积极因素继续增多,拥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展望全年物价走势,CPI将温和上涨,总体呈现“前低后稳”态势,全年涨幅3%左右的调控目标能够实现;PPI预计将于二季度达到年内高点,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全年平均值将处于合理水平。
尽管全年物价预计总体平稳,但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就业压力较大、部分行业恢复较慢等问题,PPI过快上涨需要引起警惕。我国中下游制造业中聚集着大量民营小微企业,成本加大和需求不足是当前许多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对中下游企业利润形成挤压,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也随之上升。在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为企业纾困减压。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今日老凤祥黄金回收价格一克多少钱? ...
- 猪肉价格连降11周 猪肉价格为何加速下跌?
- 美联储考虑加息前缩减QE,美债收益率回升
- 基金聚焦消费行业 长城消费30股票基金...
- 工银京津冀指数A净值下跌1.15% 场外净...
- 不少私募基金开始“抄作业”,众多百亿...
- 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上涨、成交量大增 ...
- 上期所燃油期货主力合约大涨5% 报2503元/吨
- 人民币汇率短期回调在合理区间 合理...
- 4月13日国内稀土指数走势下滑 近期采购...
- 构建“银发时代”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
- 金发拉比溢价40倍收购医美资产 母婴业...
- 蓝光发展一季度销售创历史新高背后:聚...
- 3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增长超247万...
- 梅州客商银行2020年净利增3.69% 该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