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家平台取消国家备案资格 我国两千多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正面临大考
我国两千多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正面临大考。为促进创新创业平台高质量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正式对238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资格条件进行了重新复核。经复核,2251家众创空间符合国家备案资格,对135家众创空间取消国家备案资格。
据了解,《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于2017年10月12日印发,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制定。该规定列出了一系列备案条件,核心条件包括空间运营时间满18个月,拥有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服务场地或提供不少于30个创业工位,创业工位和公共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众创空间总面积的75%。同时,备案空间应具备至少3名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专职人员,聘请至少3名专兼职导师,每年开展创业沙龙、路演、创业大赛、创业教育培训等活动不少于10场次。
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公布一次备案名单,对连续2次未上报统计数据的众创空间取消国家备案资格。早在2019年就有60家被取消备案资格。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洗牌加快,每年都会根据备案众创空间上报数据进行复核,若达不到备案条件,则取消原有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资格。
近年来,我国众创空间正朝着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的趋势发展。不过,仍有部分中小平台因为单一的盈利模式,面对同质化的激烈竞争,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而依托自己的强项来做的部分专业化众创空间也走进发展“瓶颈”。特别是去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不少双创平台的处境“雪上加霜”。
“我们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国家级孵化器进行考核,实现优胜劣汰,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原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摘牌。”此前有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透露,未来实施的“十四五”孵化器发展规划,会有一系列的新想法和措施出台。
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淘汰也未必是坏事,未来众创空间的管理,必须走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作为创业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众创空间的管理和发展值得每一位创业者思考。他认为,未来我国的众创平台要走垂直专业化道路。其次,要实现创投和孵化的结合发展。“创投+孵化”的发展模式,可以通过自持投资机构或外部引进的投资机构,对空间内的入驻企业进行投资,达到两者利益捆绑的目的,更好地帮助企业成长。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今日(3月29日)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金...
- 顺博合金发布公告:九个交易日八涨停 ...
- 招商局置地全年毛利率下降8个点 毛利...
- 3月29日黄金TD市场观点 报1730.90美元/盎司
- 徽商银行(03698-HK)去年利息净收入257.5...
- 泸州银行业绩报告披露:2020年净利降9%...
- 上周关注的45家公司中,20家公司股东减...
- 富途控股(FUTU.US)2020年年报:净利润13...
- 福成股份公司发布2020年报:净利润1.21...
- 净利润55.16亿元!云南白药2020年报发布...
- 宁沪高速2020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超四成,...
- 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环境 增强网...
- 人社部多举措保大学生就业:加大社保补...
- 港股上市以来净利增速首现负值 徽商银...
- 谷小酒试水白酒“芯片化” 致力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