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创新研究让机器人表面成输入界面 人机交互更流畅

2024-09-04 10:31:47来源:人民邮电报

在探索机器人与人类更自然交互的过程中,一项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主导的创新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成果近日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发表,展示了机器人能够在不依赖复杂人造皮肤的情况下,感知并响应人类的触觉,标志着机器人在迈向智能化、人性化互动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传统上,机器人在感知人类触摸时面临诸多困难,通常需要借助昂贵的平板电脑或高科技人造皮肤来实现有效互动。然而,这种新方法巧妙地利用了机器人自身的机械结构,特别是通过模拟人类感知触觉的“扭矩感”机制,实现了无外接设备的触觉感知。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装备6个精密传感器的机械臂,这些传感器能够捕捉到机器人表面任何微小压力的变化,并精确测量其大小和方向。随后,一系列先进的算法会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触摸的精确位置,进而分析出人类的意图。这一系统不仅使机器人的整个表面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触摸屏,还避免了传统触摸屏的成本高昂、易损坏及布线复杂等问题。

“这意味着机器人表面成了一个无需额外成本的输入界面,极大地提升了人机交互的流畅性和直观性。”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Maged Iskandar表示,尽管目前人类仍需借助某些外部设备与机器人交互,但将机器人本身作为输入设备使用的理念,正逐步成为现实。

这一创新不仅在于其经济性和简单性,更为机器人交互方式开辟了全新的可能。尤其对于未来预计获得数十亿美元风险投资的大型人形机器人而言,这一突破或将推动其更加深入地融入人类社会,实现更加自然、流畅的互动。

机器人专家Calogero Maria Oddo认为,该研究巧妙地结合了传感器技术、数学模型构建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展现了极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商业领域,由于该系统主要依赖软件而非昂贵的硬件设备,因此其推广和应用有望迅速实现。

然而,他也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一些局限性,如系统尚无法同时处理多个触摸点,这在复杂或不可预测的人机交互环境中可能构成挑战。此外,尽管所需传感器在市场上可购得,但其高昂的价格也是未来商业化进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之一。

展望未来,Calogero Maria Oddo设想了一个将基于皮肤的传感器与基于关节的传感器相结合的机器人触觉系统,为机器人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触觉体验。他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机器人将能够更安全、顺畅地与人类世界互动学习,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