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探伤机器人:地铁安全的“钢铁卫士”

2024-08-14 17:38:51来源:科技日报

日均运送客流近千万人次的北京地铁保障了城市的平稳运行,而要对这一列列“大家伙”进行日常检测维护,在过去是个大工程。

资料显示,列车运行时与轨道接触会产生振动,转向架构架容易出现肉眼不易发现的疲劳裂纹,影响列车安全稳定运行。此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对这些裂纹进行检测,需要先把构架拆解再运输到厂家,从构架送出到运回大概需要15天。除此之外,人工检测要对构架焊缝进行脱漆,随后用磁粉探伤,探伤过后再补漆,整个作业耗时耗力。

北京地铁15号线列车准备停靠孙河站。新华社记者 任超摄

据介绍,北京地铁公司与合作单位联合研发的“移动式构架焊缝检测机器人”即将“上岗”。这款探伤机器人目前已经在北京地铁房山线完成调试,投用后将大幅节省电动列车检修周期,提升生产效率。

这款探伤机器人采用多通道电涡流传感、三维视觉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控制协作等技术,不需要对构架焊缝进行脱漆等预处理,就可以自动实现构架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检测。

探伤机器人“入职”后,每天可以完成3项检测任务,仅用6天至7天便能够完成1列车构架的探伤工作,大幅缩短了维修周期,使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据了解,进行探伤作业前,检修人员会将探伤机器人的走行路径、升降高度、探伤点位坐标等数据预先录入系统,“一键”确认后机器人即可开始检测。

不仅运行效率高,这位机器人“员工”还不娇气。它充电一晚后,基本可以坚持工作两个白天。即使在高温和极寒环境中,它也不需要工作人员给予太多“关照”。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