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长江源区近13000年古气候变化记录重建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地学《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杂志

2021-06-10 15:51:29来源:科技日报

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利用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区赤布张错湖泊岩芯沉积物的多指标数据,该所研究人员重建了长江源区过去13000年的古气候变化记录。研究表明,该区域经历了从冷干到暖湿再到凉干的过程,目前呈现暖湿化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地学《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杂志。

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第三极是目前全球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也是未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西风与南亚季风是控制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决定因素。长江源区处于现代南亚季风北缘,是受西风与季风协同影响的过渡地带和内外流区的分界地带。“该区域一直缺乏覆盖万年以上的连续环境变化记录。”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朱立说。

为此,研究人员对取自该区域赤布张错的湖泊岩芯进行粒度与元素等多指标分析,评估了南亚季风与中纬度西风之间过渡带自晚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变化特点以及环流效应。结果显示,长江源区晚冰期末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分为4个阶段:距今12700年—10600年的晚冰期相对寒冷;距今10600年—6600年的早全新世比较暖湿;距今6600年—1900年的中晚全新世温凉偏冷和干燥;最2000年,气候出现变暖变湿的趋势,又以最500年最为显著。

“长江源区过去1万多年的有效湿度,整体遵循南亚季风区的变化模式,即早全新世有效湿度最大,中全新世湿度逐渐降低,晚全新世干燥,目前该区域气候水文条件处于温和偏湿的状态,可能接早全新世晚期。”朱立说,这项研究有助于评估长江源区水资源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评估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