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生鲜电商发展迅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与线下既有的生鲜销售体系融合共生
近一段时期,生鲜电商发展迅速。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国内生鲜电商相关企业数量分别为5.6万家、7.2万家、8.9万家,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20年生鲜电商全年交易规模约为3641.3亿元,同比增长42.54%。
不过,目前已经有一些生鲜电商处于退出或逐步退出的状态。即便是行业内规模较大者,不乏依靠多轮融资以注入资金,并且寻求上市者。如此行业现象的背后,则是生鲜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利润。
除却社区团购外,生鲜电商多采取两种模式,要么是仓店一体,店面即仓库,要么是货仓前置,尽可能把仓库放在距离社区较近的位置。这两种模式在配送体系和消费体验上各有利弊,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都需要庞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毕竟,生鲜对于时效性要求甚高,谁愿意买不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食呢?庞大的仓储和配送成本,再加上线上各种推广成本,这就压低了生鲜电商的盈利空间。互联网本来玩的就是高数字轻资产,当需要“买房置地”时,游戏规则就发生了变化。
对于城市建成区域来说,在生鲜电商进入之前,当地社区其实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生鲜仓储、运输和销售体系,以及遍布社区大大小小的生鲜线下网点。并且,这一体系和网点布局是与社区的交通情况和居民的消费情况相适配的,形成一定的稳态。更为关键的是,这个稳态是非常微妙的,某个街道的居民在不同季节的一天之中会购买多少斤芹菜?没有人知道具体数字,消费者不可能每一天都买同样的菜。但当地的商超和菜市场的商贩,每家都大概知道,自己一天要进货多少才能维持平衡。
换言之,生鲜电商宛如“闯入瓷器店的牛”,让社区生鲜销售体系重新获得平衡,“牛”和“瓷器”都需要付出代价。想用庞大的算法取代大大小小菜市场的计算器,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太难,因为成本摆在那里,消费习惯摆在那里,既有体系摆在那里。更为关键的是,当瓷器店里的其他“瓷器”们,也开始玩线上时,“牛”的空间就堪忧了,因为前者在当地体系内的既有优势,是后来者所难以具备的。现在,不少大型商超或依赖已有电商平台发展配送业务,或自己开发线上体系,与生鲜电商们开展竞争。
正因如此,生鲜电商真正要做的,不是“打碎瓷器店的瓷器”,而是不断与线下既有的生鲜销售体系融合共生,相互补充。想靠一个APP、一个大仓库大卖场完全垄断一个社区的蔬菜水果,想想也没有多大可能。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市场观潮:生鲜电商发展迅速呈现稳步上...
- 注销超4万 “火锅+KTV”已成为市场中相...
- 钢坯价创13年新高 钢铁股持续性存疑
- “纸中茅台”中顺洁柔毛利高却产品单一...
- 全国碳市场电力成为首批纳入范围 广碳...
- 近期A股市场表现如何?市场整体风险较有...
- 再度“被借壳” 西藏旅游(600749)停...
- 油脂情绪难平复 豆粕期货出现止跌回升
- 今日(3月22日)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价...
- 股指高位盘整沪指涨1.14% 两市仅600多股飘绿
- 非银金融周内大跌4% 绩优低估企业有望获益
- 今日新股申购及发行情况:盛剑环境、元...
- 美股上周五涨跌不一道指跌234.33点 达...
- 短期市场或维持弱势震荡 周度成交量连...
- “碳中和”促运输方式变革,铁路运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