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浙江乡村观察:一粒“奔腾”的种子看“村里的奔头”

2024-08-30 14:53:59来源:中新网

一个人播种12万粒种子需要多久?在浙江杭州萧山区的传化数字种苗工厂,这个答案是1小时。

只需动动手指操作系统,一粒粒种子就精准掉落厘米见方的穴盘中,再经流水线完成覆土、喷水以及码垛等工序,便可静待萌芽。在当地,数字化应用正在改变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种植方式。

“相比手工播种,自动播种线提速近60倍,播种精准度99%以上。”该工厂种子种苗部车间主任高素琴介绍,这里从播种、催芽、水肥管理、温室环控,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可以做到自动化。

传化数字种苗工厂。 受访者供图

播种“加速度”的同时,出苗率和整齐度率也在大幅提升,并打破季节对种子萌发的限制。对于下游种植户和农户而言,此无疑让抢占种植先机、提升收入有了更多可能。

“以番茄为例,生长周期可以快1周左右。”高素琴说,得益于现代化育种育苗技术,8月中下旬,杭椒、黄瓜、番茄等蔬菜种苗就可下地栽种,比传统种植提早一个月。

透过一粒“奔腾”的种子,亦可看到当地企业、乡村、群众的“奔头”。

据悉,传化数字种苗工厂隶属传化集团“谢径安·传化农创村”项目。农创村立足萧山浦阳镇谢家、径游、安山三村,通过政府主导、企业驱动、村农主体、公益赋能,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比如在乡村建设方面,我们招募乡村CEO并建立谢径安‘创梦基金’,发布‘乡村梦想家’计划,支持农创客创新创业;在乡村治理上,我们还成立了浙江省首家村级公益基金会。”浙江传化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科说。

2023年,谢家、径游、安山三村经营性收入新增125万元。项目启动的两年多时间里,其已直接带动村民增收超千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业近300人,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21年的3.5万元提升至4.2万元。

这仅是一幕。在浙江民营经济重镇萧山,民营企业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更是共同富裕的生力军。据统计,萧山民企为该区贡献了90%以上的生产总值、9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80%以上的税收收入。

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萧山民企正以“责任”和“实业”为主线,秉承“发展企业、造福员工、回报社会”使命,以开展慈善公益、振兴乡村产业等方式,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例如万向集团聚焦欠发达村镇以及农业薄弱领域,设立“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扶贫资助等;对于鳏寡老人、孤儿、贫困学生、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设立“四个一万工程”,开展结对资助。

如今,在传化农创村中,许多村民与农创客拿起手机、拍起视频,记录“村里的奔头”。什么是乡村振兴?在他们的镜头里,是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是一位位年轻的创客,也是一粒粒即将萌发的种子。(完)

关键词: 浙江乡村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