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遂宁船山:教育协同发展激活区域新动能

2025-11-16 10:32:2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5日电 (王云梅)近年来,遂宁市船山区以教育协同发展为抓手,通过构建“区域联动”与“跨区协作”两大体系,推动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教育协同促区域发展的特色之路。

区域联动:成遂共建优质资源圈

“我补充一个知识点:内环境各项指标之所以有一个范围,是因为自身代谢活动的进行、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内环境各项指标的小幅波动,但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遂宁六中生物教师贺余国介绍,“虽然是录播课,但关键知识点我会暂停讲解,学生有疑问我们随时解答。这块屏幕不仅传递知识,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的学习场景,源于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探索。早在2007年,遂宁六中与成都七中合作,创办远程直播教学班,将优质课堂实时传递,实现异地同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随着2017年成都与遂宁签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两地教育合作进一步深化。船山区以高升实验小学、顺南街小学等为引领,联动全区40余所学校,与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龙江路小学等12所名校建立深度协作关系,逐步形成“教学共研、资源共建、辐射联动”的合作格局。

“我们将依托‘四川云教’平台,推动优质课程、师资、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前不久,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副校长刘子煜在四川省“网链共享计划”推进会上表示。该校通过与联盟学校共建“云端教研手册”、共享名师资源等方式,持续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截至目前,成遂两地学校已开展联合教研300余次,举办“成遂联合教研”活动17次,吸引近5000名成都师生入遂交流,逐步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跨区协作:川渝教育融合走向纵深

从屏幕两端的课堂联动,到文化之间的融合共生,船山教育的“协作圈”不断向外延伸。

在船山区天宫庙小学“遂理一家亲”藏羌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藏羌剪纸州级传承人高继兰指尖流转间,白石图腾与锅庄舞姿跃然纸上。现场,来自川渝地区的200余名美术教师共同体验羌绣、藏羌剪纸与锅庄舞的魅力。

“没想到剪纸文化这么受川渝老师欢迎!”高继兰笑着说,“师生们学的是技艺,播下的是文化交流的种子。”

这一文化融合的场景,是川渝教育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2023年,“船潼涪理”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船山依托川渝毗邻地区地缘优势,通过结对帮扶、联盟共建等方式,推动教育协作走向体系化、机制化。其中,高升实验小学与理县古尔沟小学持续十余年的对口帮扶,成为两地教育共进的典范。

此外,遂潼两地还共建“专递课堂”“名师讲堂”“名校网络课堂”,推动素质教育基地、实训基地互相开放,构建优质师资库,促进教师跨区流动。目前,船山已与潼南、铜梁等地多所名校建立友好关系,形成“双核驱动、多翼赋能”的协同网络。

船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教育协同发展,通过优化资源共享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城市软实力提升注入新动能。(完)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02 369 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