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今日热门!儿科社工温暖守望 架起医患沟通桥梁

2025-10-22 09:16:07来源:新浪网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首儿所),这里的医务社工们聚焦儿童需求,正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从经济救助到心理支持,从医患沟通到社会资源链接,面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首儿所的医务社工们正用自己的专业和坚守,帮助无数患儿家庭在疾病与希望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资料图)

破冰

一个月从无视到信任

信任,是医务社工所有工作的起点,而这第一步,往往最为艰难。

“刚开始,医护人员不清楚我的角色,患儿家属更是充满疑惑和戒备。”首儿所医务社工乔踔回忆起初入行时的情景。他工作的开端,常常是“被拒绝”,需要反复地“刷脸”,才能换来一次真诚对话的机会。

令他记忆犹新的,是他接手的第一个案例——一名12岁突发脑出血、在ICU昏迷一个月的男孩。孩子的父母在病房外的楼道里守候了一个月,心力交瘁。起初,乔踔的每一次靠近和关心,都如同石沉大海。“他们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能否醒来上,对我的身份和来意无暇顾及。”

看着痛苦而绝望的家长,乔踔觉得,“他们心里仿佛憋着一肚子的话,他们太需要被倾听了”。后来,乔踔每次路过ICU时,都会问候一声,久而久之,对方逐渐打开了心扉,开始跟乔踔分享过去带着孩子钓鱼、看电视的日常。

一天,他们向乔踔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帮我们把录音笔带进去?我们录了好多话,想让孩子听听我们的声音,看看会不会帮助他醒过来……”那一刻,乔踔知道,信任的桥梁终于架设成功。此后,那支承载着父母的爱与呼唤的录音笔,一次次通过乔踔和医护人员,在孩子的床畔响起。尽管孩子最终未能醒来,但转院那天,家长专门找到了乔踔向他致谢:“谢谢你,陪我们走了这段最难的路。”

这句话,是家长对医务社工价值最深沉的肯定。在首儿所,医务社工们正充当着患儿家庭情绪的“疏导者”和绝望中的“倾听者”,用耐心与专业,承接住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悲欢与重压。

价值

在医疗团队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我们存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医护人员为什么需要你进入病房?”这是社工部主任杨学静时常与团队探讨的问题。这促使每一位医务社工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如何在专业的医疗场域中,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坐标。

与孩子打交道,尤其需要智慧和技巧。在乔踔负责的血液内科,孩子们因治疗需要,被严格禁止食用泡面、火腿肠等加工食品。面对孩子因“馋哭了”而爆发的情绪,乔踔自有妙招。“一方面,要帮助孩子重塑康复的意愿,让他们理解遵守医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巧妙转移注意力,通过做手工、读绘本、聊动漫等方式来平复情绪。”

这些看似日常的互动,背后却“暗藏玄机”,遵循着严谨的社会工作逻辑:建立关系、进行评估、明确问题、介入干预、最终结案。

杨学静表示,病房里,每个患儿背后都可能交织着复杂的家庭关系、经济困境、心理与社会支持缺失等问题,这些已超出了纯医疗的范畴,需要倾听、理解、陪伴、支持和真正地链接资源,这些正是医务社工的专业用武之地。“每一位重症患儿的个案管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正是我们的专业所长。”

首儿所的医务社会工作从2013年的“志愿者服务部”起步,在门诊、病房承担便民导诊、关怀陪伴等基础性工作,到2017年开始主动链接社会资源,探索个案管理机制,将医疗救助等工作从临时性服务转化为系统性服务。2020年正式更名为“社会工作部”,也标志着医务社工以更专业的身份参与医疗服务链条,多学科合作,实现了专业化飞跃。社工团队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专业方法,构建起覆盖门诊服务、住院服务、出院计划与家庭支持的全周期服务模式。社会工作部以患儿为中心,链接整合社会资源,为陷入困境的患儿家庭精准对接资源,点亮希望之光。到目前为止,该团队已经为大病儿童对接救助资金超过1亿元,建立了包括救助协调、情绪支持、家庭赋能、促进社会融入的服务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参与促进医患沟通、医院治理等工作。

温度

医院治理效能的充分释放

2021年,首儿所社会工作部整合了“接诉即办”职能,开创性地实践“大社会工作”和“医院治理”模式。杨学静表示,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也如同一个“小社区”,存在着多样化的诉求与潜在的矛盾,需要更加精细、主动、有温度的管理方式。为更好地服务公众,医院畅通渠道,并设置了服务专线010-65612345。一条热线串起了患者的急难愁盼,月均接听超4万通。医院同步组建热线服务组、现场接待组、工单办理组、社会服务组,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接诉。如今,首儿所已形成医院内部的“民生枢纽”和矛盾化解的“前沿阵地”,截至目前,首儿所连续34个月保持北京市12345工单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为100%。

在杨学静看来,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新形势下,围绕患者需求,卫生健康领域的社会治理需要不断探索新模式。“希望用高效畅通的渠道、向前一步的服务,把人文关怀和温暖服务延伸至医疗过程的每一个角落。”

关键词: 社工 医患沟通 乔踔 医务社会工作 患儿 儿科 医院 住院服务 病房 家长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