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速递!超三十五万亿元 公募基金规模迭创新高

2025-08-28 09:08:06来源:新浪网

8月26日晚,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国内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5.08万亿元,续创历史新高,这也是自2024年初以来第十次创下历史新高。

分类型来看,今年7月,货币基金规模增长超3800亿元,成为规模增长的主力。股票基金规模增长超1900亿元,混合基金规模增长超1300亿元,而债券基金规模下降超480亿元。


(资料图片)

对于货基规模的增长,有公募人士指出,虽然权益市场行情转暖,但波动和不确定性仍在,加之银行存款下调后部分存款资金转化至货基,导致货基的规模依旧稳定增长。除此之外,货币基金具有门槛低、风险低、流动性高等特点,尤其是部分货币基金与购物场景做了结合,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便捷需求。在多方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造成了货币基金虽然收益下行,但规模却持续增长的现象。

权益基金方面,7月份股票基金的总份额环比下降114.65亿份;而混合基金的总份额则下降370.59亿份。但在指数的拉动下,整体净值却实现上涨,其中股票型基金净值增加4.07%,混合基金净值环比增3.76%,二者合计规模环比增长超3000亿元。

泓德基金表示,近期市场或持续维持乐观情绪。行业方面,以人工智能、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行业或将持续受益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券商等非银金融板块在资本市场改革和交易活跃的背景下,具备较强的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权益资产持续走高之际,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相当一部分资金从债市悄悄“搬家”至权益市场。

据公募人士近期从银行渠道获悉,债基与股市此消彼长间,部分投资者选择赎回纯债产品,转而去买权益类或“固收+”产品。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陈运铎指出,今年权益市场表现较好,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回升对于债券市场形成一定程度压制,股债“跷跷板”效应再度出现,部分资金被偏股类基金吸引走了。

据统计,7月份在全部3800余只债券型基金中(仅统计初始份额),约六成遭遇净值下跌。对于近期债基的回撤,南方基金认为,7月中旬起,央行流动性投放节奏有所放缓。以7月24日为例,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3310亿元,但当日到期资金达4505亿元,净回笼1195亿元。简单来说,就是“收回的钱比放出的多”。市场资金供给减少,直接压低债券价格,反映在投资者账户上,便是债基收益随之下滑。

其次是债市前期积累“拥挤交易”风险。去年债市单边牛市催生了“债牛”,机构普遍拉长债券久期,信用利差被压缩至历史低位。这种高度一致的持仓结构使得市场对利空信号极为敏感,稍有波动便引发部分交易盘止盈离场,进一步放大了债市的调整幅度。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关键词: 规模 货币基金 增长 混合基金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