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_世界快看

2023-06-30 13:49:35来源:新华财经


(相关资料图)

新华财经北京6月30日电(记者安娜)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30日宣布,公司旗下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产出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至此,项目成功实现绿氢生产到利用全流程贯通,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

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的氢气。炼化工业将是绿氢实现工业领域降碳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根据中国石化披露的信息,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由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负责实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线路、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输、公用工程及配套辅助生产设施,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输氢能力2.8万标立方每小时。中石化广州(洛阳)工程公司、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中原建设工程公司等单位参与建设。该项目生产的绿氢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完全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

据中国石化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我国首个贯通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等绿氢生产-利用全流程的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建设中面临着工艺技术新、规模大、无成熟工程案例可借鉴等难点。中国石化通过联合攻关等形式,突破性地解决了新能源波动电力场景下柔性制氢、并向下游炼化企业连续稳定供应难题。其中,面对可再生波动电源制氢的技术难题,中国石化通过自主开发绿电制氢配置优化软件,将电控设备与制氢设备同步响应匹配,大幅提升对波动的适应性。项目已先后完成了万吨级电解水制氢工艺与工程成套技术、绿氢储运输工艺技术、晶闸管整流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等创新成果,均实现了工业应用,项目已申报专利及专有技术10余项。

记者从中国石化了解到,该项目所用光伏组件、电解槽、储氢罐、输氢管线等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均实现国产化,有效促进了我国氢能装备和氢能产业链发展。以电解槽为例,在该项目启动之前,国内的1000Nm³/h电解槽累计需求量不到30台,而仅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就需要52台,有力促进了国内电解槽产业的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中国石化锚定“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积极推动石化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在绿电制绿氢、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均取得突破,已建立涵盖“制储运加用研”的氢能产业链。数据显示,公司近年来每年氢气生产利用量约为450万吨。

编辑:王媛媛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