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刘健钧:更好支持创业创新 资本市场需做强四大主体

2022-11-17 16:30:42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闫鹏)湖南大学教授、中国证监会市场二部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健钧17日表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创业创新的功能,当前迫切需要做强上市公司、承销商、做市商、投资者四大主体,有效弥补我国资本市场在主体培育上的短板。

他是在当日举办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科创峰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按照‘专精新特、好稳优强’取向,做强上市公司主体。”刘健钧表示,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19年以来证监会推动实施了一系列行动计划。为促进形成全市场共识,可考虑借鉴工信部经验,在“专精新特”基础上,适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需要,再增补“好稳优强”要求。对符合“好稳优强”要求的,给予差异化相对宽松的监管安排,以直到奖优激励作用。


(资料图片)

培育现代投行做强承销商主体

除了做强上市公司之外,刘健钧认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应注重培育现代投资银行,做强承销商主体。

“直接金融的典型特点是资金供求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因而无需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承担风险。但由于在资金供求双方之间毕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故需要投资银行发挥‘推广媒介’作用。”他认为,投资银行不仅仅是为融资者服务,而是“一手托两家”,为投资活动的投融双方服务。从这个角度认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务需培育现代投资银行。

“然而,我国投资银行业及机构发展状况与资本市场在国内、国际的地位极不相称。”刘健钧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总规模已居前列,但是排名靠前的五大证券公司的总资产之和仅为2万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高盛、摩根士丹利单个机构的三分之一,且不及野村证券一家。因此,需要加快培育现代投资银行,做强资本市场的承销商主体。

在刘健钧看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创业创新也离不开做强做市商主体。科创类上市公司相对于大盘蓝筹类上市公司而言,兼具高成长和高风险的特点,要求投资者不仅具有较高风险承担能力,而且具有发现企业价值的慧眼。因此,应加快培育做市商队伍,做大做强做市商主体,发挥好做市商对科创类股票的价值发现功能和价格稳定作用。

“从长远看,鉴于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特别是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最富有发现成长性企业价值的眼光,也最有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因此,还有必要允许规范运作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参与做市。”刘健钧说。

激发长钱入市积极性做强投资者主体

此外,刘健钧认为,应激发长钱入市积极性,做强投资者主体。

一是进一步放宽有关长期资金的入市比例和范围限制,并丰富可投资品种。如放开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参与私募证券基金的政策限制,提升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股市的便利性,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境外投资者等通过委托公募基金投资的方式参与市场。

二是以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为契机,在部分发达地区养老金存量被统筹划转的情况下,推动地方政府争取养老金增量资金入市政策。对积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地方政府,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优惠政策。

三是降低企业年金设立门槛,允许其自主选择投资产品。借鉴英国、美国等海外市场仅要求雇主合法纳税即可建立企业年金的做法,对企业年金,可放开个人选择权并配套默认投资机制。

四是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落地见效。未来参与机构可考虑在试点的进一步扩容中积极作为,通过相互协调配合为投资者搭建不同风险等级和收益相互匹配的商业养老金产品,并在此过程中根据自身负债特点,不断加强投资端能力建设,提升收益端回报吸引力。

五是引导长期业绩考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建立养老金体系及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公募基金产品收益-风险二维评价体系,提升基金经理的投资主动性。

六是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广投顾模式。理性指导投资者对投资和风险树立正确的认识,引导公众认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改善个人投资者持有周期偏短、频繁申赎的情况。为改变代销模式下公司与客户利益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应积极推广投顾模式,帮助投资者挑选出与其投资目标、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产品。

编辑:林郑宏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