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新华解读】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十组数据解码2021年中国经济“答卷”

2022-01-18 09:11:21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月18日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俗语有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如何?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1年中国经济“答卷”,GDP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8.1%,经济增长国际领先。

为进一步深入观察中国经济发展底蕴,包括上述GDP系列数据在内,记者从这份“答卷”中梳理出十组关键数据,由此探寻中国经济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密码,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GDP: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8.1%,经济增长国际领先

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增长率是首要观察指标。

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4.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突破了1.2万美元。”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当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2021年GDP同比增长8.1%,完成了6%以上的全年预期增长目标;GDP两年平均增速也逐渐向疫情前的水平回归。”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分季度来看,2021年四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4.0%;环比(季调)分别增长0.3%、1.3%、0.7%和1.6%。

“2021年季度GDP同比增速走势体现了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但当年四季度GDP环比增速全年最高,或说明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靠前发力,产生了一定成效。”温彬说。

粮食生产:13657亿斤!总产量创新高,“饭碗”端牢

“农业是是百业之基,粮食是立足之本。”宁吉喆说。

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2020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目前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小麦库存可以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企业商品库存增加也比较多,小麦和稻谷商品库存同比增长50%以上。”宁吉喆表示。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支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强化政策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了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实现连续两年增长,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春顶说。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好于预期目标

“我们经济工作的目的是改善民生,民生之本是就业。”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说。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预期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就业总体稳定。

宁吉喆介绍,2021年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奠定了就业的基础;同时,一系列援企稳岗帮扶政策,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都产生了积极作用,2021年农民工总量达29251万人,已经超出了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就业增加,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达到2亿人左右;此外,尽管有些行业就业人数有所减少,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如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业、商业服务业等)就业人员增加,支持了总体就业稳定。

物价:CPI同比上涨0.9%,处于温和区间,PPI增速高位回落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1%,其中,2021年12月份,PPI同比上涨10.3%,涨幅比2021年11月回落2.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

CPI同比涨幅总体保持在3%以下的温和区间,同时PPI涨幅高位回落,也为下一步货币政策出力预留了空间。

姚景源表示,当前全球多国处在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当中,有国家通胀率甚至达到40年来最高点,相比之下,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保持温和平稳。

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20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5,比2020年缩小0.06;中部、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9.4%,分别快于全国0.1、0.3个百分点。

“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居民就业增收受到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总体差距还是存在的。”宁吉喆说,下一阶段,要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和促进增收措施,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外贸外资:货物进出口首破6万亿美元,利用外资超1.1万亿元

2021年也是开放带动发展实现新突破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外贸外资快速增长,货物贸易量增质升。

“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按美元计价增长30%,增速也创2011年以来新高;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到11.6万亿元;中欧班列开行1.5万列,增长22%;全年货物进出口顺差比2020年扩大20.4%,达到进出口量稳质升的要求;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连续8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宁吉喆说。

从后期来看,2022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这必将会促进对外贸易、相互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发展。”宁吉喆表示。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等认为,2022年我国出口保持增长仍有多重支撑,包括全球疫情反复,我国医疗物资出口有望进一步增长;海外居民的资产负债状况较好,强劲的需求增长具有延续性;东盟经济的恢复有利于我国中间产品的出口等。

记者在广东、江苏、山东等地走访的多数外贸企业反映在手订单充足,不少企业订单甚至已经排到2022年8月,企业预期相对乐观。

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元,迈上新台阶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2020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

“虽然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还比较低,但是消费总量超过44万亿元,这是一个新台阶。”宁吉喆表示,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阔,这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国内强大市场的立足之本。2021年,全年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9.1%,最终消费贡献率是65.4%,这凸显了国内市场的作用。

从单月数据看,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增幅比2021年11月回落2.2个百分点。

“1.7%的增速为有数据以来,除疫情暴发和加快传播时期之外的低点。”温彬说,消费增速的进一步回落,体现了国内有效需求偏弱,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后期仍要着力增强扩大内需政策的综合效果,尽快解决需求收缩的制约。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4万亿元,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投资是需求侧“三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4.8%,比全部投资高0.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长13.8%,比全部投资快9.9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8个百分点。

“2021年,我国投资保持了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对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补短板强弱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吉喆认为。

展望后期,他依然看好投资增长前景。

“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对投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但从我国发展阶段看,扩大有效投资有潜力、有空间,也有动力。”他说,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不到美国的1/5、日本的1/3,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到30%。同时,我国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

工业生产: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蓄力2022年“开门红”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高于全部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

“我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产业体系完备,配套也较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促进供给增加。”宁吉喆说。

从单月数据看,2021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两年平均增长5.8%,较2021年11月加快0.4个百分点。

“2021年12月的工业生产增速,超出我们及市场预期,主因在于制约工业生产的负面因素改善较为全面。工业生产已企稳,稳增长迹象已现,为应对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冲击’压力创造有利条件,生产能力释放将为2022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打下良好基础。”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说。

“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大概率高于2021年。”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双碳”相关工作对工业增加值增速的限制大概率减轻。此外,在国家保供稳价政策持续作用下,煤炭及其他原材料价格有望继续回落,中下游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或得到提振,有利于工业增加值增长提速。

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多种所有制“比翼齐飞”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2021年,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将达1万亿元。

截至2021年末,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其中,企业40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比2020年增长8.0%、9.8%、10.2%、8.9%,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18万户。其中,企业267.2万户,同比增长10.8%。相当于每千人拥有企业数107.4户,位居全国第一;日均新设企业多达2174户。

“2021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增加较多,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可以说是‘比翼齐飞’。”宁吉喆说。(记者安娜、韩婕、丁雅雯、杨有宗、董道勇)

关键词: 新华 答卷 开局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