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与中国电力达成战略合作 探索绿色能源赋能之路
1月12日晚,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公司”)发布公告称,于1月11日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力”)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达成战略合作的双方均是知名企业。京沪高铁公司是京沪高速铁路及沿线车站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2020年,京沪高铁控股经营京福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京沪高铁连通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及金融中心,衔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区位优势独一无二。作为新时代中国核心资产和“中国高铁第一股”,京沪高铁具有“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的独特地位,多年来运输效率持续领先,在中国高铁经营效益中也独树一帜。
中国电力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旗舰子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清洁电力生产与供应、储能、氢能、绿电交通、综合智慧能源、电站服务和能源管理服务,是中国境内首家香港红筹上市的电力央企。
中国电力坚持“绿色赋能、智慧创新、共同成就”的理念,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商。据披露,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国电力拥有和受托管理的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超过57%。
保障京沪高铁电力供应控制用电成本
2021年9月以来,全国有近20个省份被迫拉闸限电,出现罕见的“限电潮”。国常会指出,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目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已得到缓解,但鉴于当前全球能源紧张局面、国际贸易形势趋于复杂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用电需求增长,还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压力和可能性。同时,煤炭等能源价格波动,让电厂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压力,电力价格波动风险进一步加大。
电力是铁路运输行业的主要能源,京沪高铁公司与中国电力达成战略合作,无疑将为线路运行的电力供应多了一份保障。
合作内容显示,根据国家及京沪高铁沿途各省市电力市场建设进展,同等条件下,中国电力优先为京沪高铁提供电能量供应服务,同时京沪高铁优先选择中国电力作为电能量供应商。
同时,京沪高铁是毋庸置疑的用电大户。京沪高铁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电力费用占成本的比例为15%左右。如果电力价格大幅上涨,则可能导致毛利率和经营业绩下滑。
此次达成战略合作,将有助于京沪高铁控制电力成本、应对电力价格波动风险。根据公告,京沪高铁公司与中国电力通过建立密切、长久和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并整合各自优势,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等多个领域开展强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双方业务的延伸和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京沪高铁公司主动与电力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进行成本控制,展现了京沪高铁公司在做好铁路运输主业的基础上,围绕主业主动探索产业链延伸,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布局。也表明京沪高铁已全面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管理阶段,通过加强一体化管理及成本控制,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收益。
打造绿色铁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识。在2021年两会中,“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京沪高铁公司与中国电力均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发展号召,通过达成战略合作并展开业务融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同时,此次战略合作也表明了京沪高铁以自身行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志在发展绿色高铁、打造绿色高铁示范标杆的坚定决心。
中国电力坚定不移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中国电力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光伏、风电、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低碳能源可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培育储能、氢能、绿电交通、综合智慧能源等绿色新兴产业,全面优化调整煤电存量资产,加速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实现清洁低碳能源和绿色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此次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绿色低碳能源供应。根据国家及各省清洁能源环境属性(如绿色证书、绿电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碳排放权等)交易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中国电力优先为京沪高铁提供环境属性供应服务,同时京沪高铁优先选择中国电力作为环境属性供应商。
作为用电大户,京沪高铁优先选用中国电力的清洁能源电力,在打造绿色高铁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并为铁路行业践行低碳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随着京沪高铁线路上清洁能源电力占比的不断提升,有望打造成为绿色高铁的示范标杆项目。
除去电力市场化交易、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外,未来京沪高铁与中国电力在综合智慧能源投资建设和运营方面也有望进一步达成合作。也就是说,京沪高铁未来有望参与到智慧能源项目的投资与运营中,围绕主业实现多元化经营布局。京沪高铁公司和京福安徽公司拥有54个车站,京沪高铁公司未来在站房光电应用及智慧储能等绿能新产业方面具有想象空间。
根据合作内容,双方将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究探索优化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电、热、冷、气、水等多种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实现共同高质量发展。
同时,两家大型企业的强强联合,也为高能源需求企业与绿色能源供应商的合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望带动更多企业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保障清洁能源供应、促进深度合作,从而加快使用清洁能源,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2023新征程,郎酒招贤纳士共谋发展2023-01-18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023-01-18
- 天天讯息: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2023-01-18
- 关注: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2022年科创板新2023-01-18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步紧2023-01-18
- 新奥集团:数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气2023-01-18
- 视灯指数 2022 年度视频号发展白皮书发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个人小额借贷,认准微众银行的小额2023-01-18
- 【天天聚看点】周大生接待38位机构投资者调2023-01-18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股2023-01-18
- 顺网科技: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57.28万元,2023-01-18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股2023-01-18
- 博时基金:把握“六新”投资方向 布局资产2023-01-18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3-01-18
- 养元饮品:与“兔”共舞再推力作 携手G6662023-01-18
- 佰维存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讯: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2023-01-18
- 深耕麻辣烫赛道,杨国福坚持品质创新,推动2023-01-18
- 海南发展: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38.09万元,2023-01-18
- 数码视讯: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69.84万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积分大派兑 这2023-01-18
- 易事特重组方案被深交所关注 要求说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热点: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时快讯】节前黄金消费暖意浓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热点:A股资本举牌镜像:出手频次降2023-01-18
- 年关将至“囤金潮”来袭 黄金珠宝股表现强2023-01-18
- 环球要闻:东土科技:1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2023-01-18
- 【世界热闻】太阳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12023-01-18
- 深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税店2023-01-18
精彩推荐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环球短讯!甘李药业(603087)1月17日主...
-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
- 今日要闻!好口碑、硬实力,“华侨城团圆...
- 人口开始负增长,房价终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讯: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
- 深圳拟不再安排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资讯丨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 统计...
- 全球快讯:华侨城A:2022年度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 天天要闻:王健林将万达酒店65.04%股权...
- 天天快看:统计局局长康义:房地产市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