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重大项目批量开工 投资发力“开门红”
新华财经北京1月7日电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项目火热开工。据不完全统计,1月4日至6日,已公布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已超3万亿元。从各地已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各地发改委公布的2022年工作计划来看,积极推进项目开工建设,确保一季度投资实现“开门红”已成为重点任务。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将显著放量,主因在于财政结转和专项债提前下达量超过往年,预计约有万亿规模专项债在一季度形成支出,一季度基建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全年基建增速也将有亮眼表现。
新老基建共同发力
元旦刚过,各地重大项目便批量开工。
1月6日,2022年上海五个新城首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共计40个,总投资额1328.2亿元,涉及高端产业、科创、基础设施、重大民生等领域。同日,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仪式在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42个,总投资373亿元。
1月5日,浙江省35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到6386亿元。1月4日,2022年安徽省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合肥举行,涉及73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760.6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社会事业等12个行业领域。同日,河北省印发的《河北省202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明确,202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共安排695项,总投资1.12万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
此外,四川省、河南省、江苏省也召开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亮点。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全国多地举行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等活动总投资超3万亿元。
同时,从各地新近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稳投资亦是重中之重。河南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万亿元。
北京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城市副中心,继续保持千亿投资强度,推进三大文化设施、东六环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实现京雄高速北京段主体工程完工,加快平谷线、京唐(滨)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
“2022年预计新老基建有望共同发力。”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根据“十四五”规划,交通、能源、水利是老基建的发力重点。从交通领域来看,交通强国建设工程多个重点项目均是2021年下半年或年底才初步开工,今年将全面开工建设;水利领域,今年水利建设发力空间较大,“十四五”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重点项目也有多个是2022年全面开工。此外,煤电改造投资可能加码,地下管网也可能有所发力。新基建方面,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基建合计投资规模接近8万亿元,年均1.6万亿元,约为每年基建投资的10%。
多措并举稳投资
为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各地多措并举发力稳投资。
近日召开的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实施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生态环保投资、公共服务投资四大攻坚行动,全力争资争项,坚决稳住投资基本盘,坚决防止无效低效投资,以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抓好项目建设达效,筑牢经济发展底盘。滚动实施补短板“982”工程,推进1600个左右省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省重点项目投资超过1.2万亿元。山东省提出,紧紧围绕扩需求“十大行动”,以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为抓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推进、抓落地、抓投运。吉林省提出,2022年深度挖潜,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建立起梯次跟进的“六新产业”“四新设施”项目储备库,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辽宁省明确,2022年,要狠抓项目谋划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完善项目谋划推进机制,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青海省提出,利用冬歇期持续开展重大项目前期攻坚专项行动,抓实抓细项目前期工作和要素保障,扎实推进项目落地生成,确保一季度投资项目工作实现“开门红”。
“积极稳妥扩大有效投资,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支撑,并将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良好宏观环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任荣荣认为,我国投资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趋好,有效投资空间将得到拓展和持续释放。立足推动“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等领域短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便捷要素流动、改善公共服务,既有短期“稳增长”效应,又有中长期“增动能”效应。
一季度基建将显著放量
重大项目批量而至,资金端又将如何发力?国家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日前撰文指出,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及“十四五”实施方案,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急事的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物流、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项目建设。
近期,浙江、山东、江苏、河北等多地相继披露了今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2021年11月、12月新发专项债规模和剩余额度合计约7000亿元,总体上结转到2022年的财政资金约1.4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已提前下达1.46万亿元,不排除还将有第二批的提前批下达,结合2021年11月至12月专项债投入金额,预计约有万亿规模的专项债资金在今年一季度形成支出。预计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为7%左右,全年基建增速将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2022年经济工作强调‘稳字当头’,今年财政发力节奏前置,尤其是一季度基建将有显著放量。”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认为,据测算,2022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或达到10%,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基建超常放量将利好以水泥、管廊等为代表的传统基建板块。此外,2022年基建中清洁能源、城市轨交等项目增速要显著高于往年,这些板块是今年基建的发力重点。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023-01-18
- 天天讯息: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2023-01-18
- 关注: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2022年科创板新2023-01-18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步紧2023-01-18
- 新奥集团:数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气2023-01-18
- 视灯指数 2022 年度视频号发展白皮书发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个人小额借贷,认准微众银行的小额2023-01-18
- 【天天聚看点】周大生接待38位机构投资者调2023-01-18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股2023-01-18
- 顺网科技: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57.28万元,2023-01-18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股2023-01-18
- 博时基金:把握“六新”投资方向 布局资产2023-01-18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3-01-18
- 养元饮品:与“兔”共舞再推力作 携手G6662023-01-18
- 佰维存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讯: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2023-01-18
- 深耕麻辣烫赛道,杨国福坚持品质创新,推动2023-01-18
- 海南发展: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38.09万元,2023-01-18
- 数码视讯: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69.84万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积分大派兑 这2023-01-18
- 易事特重组方案被深交所关注 要求说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热点: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时快讯】节前黄金消费暖意浓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热点:A股资本举牌镜像:出手频次降2023-01-18
- 年关将至“囤金潮”来袭 黄金珠宝股表现强2023-01-18
- 环球要闻:东土科技:1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2023-01-18
- 【世界热闻】太阳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12023-01-18
- 深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税店2023-01-18
- 集采开标 种植牙费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荐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环球短讯!甘李药业(603087)1月17日主...
-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
- 今日要闻!好口碑、硬实力,“华侨城团圆...
- 人口开始负增长,房价终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讯: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
- 深圳拟不再安排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资讯丨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 统计...
- 全球快讯:华侨城A:2022年度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 天天要闻:王健林将万达酒店65.04%股权...
- 天天快看:统计局局长康义:房地产市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