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收官年 制度建设将迎来一波高潮
一个月前,中国物流集团问世;半个月前,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稀土集团挂牌成立。可以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央企重组整合给足了市场惊喜。纵观全年,国资国企改革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尤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70%的预定任务顺利完成,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2年,是国企改革最关键的一年,三年行动将正式收官。此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提出,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在党的二十大之前基本完成,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如何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深化混改、推进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大央企专业化整合力度等将是重要着力点。
多领域全面开花董事会建设成最大惊喜
2021年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可谓多领域全面开花,其中,尤以“董事会建设”最为业内关注。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央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进度较快,包括董事会建设、经理层的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中长期激励机制等,这些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快,具有明显的成效。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记者表示,在董事会建设方面,央企集团已全部建立规范运作的董事会,绝大多数二三级子公司也已完成董事会建设。此外,董事会授权同样取得明显进展。
来自国资委的数据是最佳佐证。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央企业及98.2%的子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超过70%的集团公司制定董事会授权制度,89.9%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子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
“制度建设是去年国企方面的一大亮点。”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之年,尤其是去年年底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催化剂。从内容上看,其充分吸收国企改革成果,并将相关政策进一步升级至国家法律层面。其中,针对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制度、高管责任等做出重大修改,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重要法律支撑。
朱昌明也指出,目前,虽然大部分国企董事会已经应建尽建,但董事会职权落实、董事会制度建设和董事考核评价等改革仍相对滞后。因此,可以预期的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继续向纵深拓展,并在巩固规范性的基础上着力增强有效性。预计2022年国资央企将围绕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进一步发力。
事实上,加强董事会建设不仅是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也是近年来国资委工作的重点。记者注意到,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在部署中央企业2022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
吴刚梁表示,董事会应建尽建之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于落实董事会职权。
央企重组整合捷报频传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持续推进,2021年以来,中央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以及相关并购工作按下“快进键”。
如“两化”重组落地、中国普天并入中国电科、鞍钢“牵手”本钢、中国建材加快推进水泥板块业务整合等。新组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稀土集团亦相继亮相。
从并购方面来看,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去年全年,剔除交易失败案例,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参与的并购事件共861起。其中,278起已完成,583起正在进行中。
“整体上看,2021年央企重组整合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刘兴国表示,一是在数量上较往年有较大增加;二是在方式上更多选择了专业化整合;三是不拘泥于简单做“减法”,而是适时组建了一批新央企集团。
谈及重组整合后的“新央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毕马威国资国企改革服务中心负责人乔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间的重组整合只是第一步,此后的业务整合计划、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资本管理使用规划等,才是“新央企”需要密切关注、提前规划和落实到位的核心发力点,而相关举措的清晰度、可执行性与效率将成为影响央企重组效果的关键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国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仍是2022年国资委工作重点,而这显然离不开央企间的重组整合。
例如,国资委提出,2022年要深化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专业化整合,加强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航空货运等协同发展平台建设。
对此,刘兴国表示,之所以会选择上述领域,一方面,客观来看,多家央企在这些领域进行投资布局,致使业务较为分散,存在较为突出的重复投资现象,难以体现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上述领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加快构建国际竞争优势,而分散化投资发展的现状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综合而言,刘兴国认为,未来央企的专业化整合或许不仅仅局限于剥离同类业务后组建新央企集团,而可能采取构建企业战略联盟的形式。
在吴刚梁看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是打造协同发展平台,为核心优势企业、区域经济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产业生态链,构建经济共同体。目前,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航空货运等领域的中央企业规模大、产业链长,可以较好发挥“供应链链长”的引领作用。
决战收官之年改革发力点清晰
自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无论是推进力度还是组织方式,均较以往有很大不同。用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的话说,国企改革行动不再是局部改革,而是全方位的改革,改革举措之间亦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联动。
刘兴国表示,今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既要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又要针对前期的改革痛点、难点、堵点加力推进。从具体的发力点看,聚焦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混改深化,包括混改方式、路径的创新,股权让渡比例边界的探索,国家特殊股制度的探索,混改企业内部改革的探索,以及建立混改企业差异化监管模式;二是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稳妥推进,即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将国有企业负责人身份转换成完全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三是多元化激励机制建设,实现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市场化激励;四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加快组建,以及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五是国有资产证券化的稳步推进,打造更多优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朱昌明认为,2022年国企改革的发力点将主要聚焦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激发国企活力效率,前者是后者的动力源泉。可以预期,随着新公司法的出台,国企制度建设将迎来一波高潮,即将新公司法和国企改革重要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和企业制度体系,实现新旧制度体系的转换,这样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活力效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考核评估检验和强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成效,今年一季度,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截至2021年底的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进行第一次考核,并对地方进行第二次评估。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023-01-18
- 天天讯息: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2023-01-18
- 关注: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2022年科创板新2023-01-18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步紧2023-01-18
- 新奥集团:数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气2023-01-18
- 视灯指数 2022 年度视频号发展白皮书发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个人小额借贷,认准微众银行的小额2023-01-18
- 【天天聚看点】周大生接待38位机构投资者调2023-01-18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股2023-01-18
- 顺网科技: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57.28万元,2023-01-18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股2023-01-18
- 博时基金:把握“六新”投资方向 布局资产2023-01-18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3-01-18
- 养元饮品:与“兔”共舞再推力作 携手G6662023-01-18
- 佰维存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讯: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2023-01-18
- 深耕麻辣烫赛道,杨国福坚持品质创新,推动2023-01-18
- 海南发展: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38.09万元,2023-01-18
- 数码视讯: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69.84万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积分大派兑 这2023-01-18
- 易事特重组方案被深交所关注 要求说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热点: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时快讯】节前黄金消费暖意浓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热点:A股资本举牌镜像:出手频次降2023-01-18
- 年关将至“囤金潮”来袭 黄金珠宝股表现强2023-01-18
- 环球要闻:东土科技:1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2023-01-18
- 【世界热闻】太阳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12023-01-18
- 深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税店2023-01-18
- 集采开标 种植牙费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荐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环球短讯!甘李药业(603087)1月17日主...
-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
- 今日要闻!好口碑、硬实力,“华侨城团圆...
- 人口开始负增长,房价终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讯: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
- 深圳拟不再安排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资讯丨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 统计...
- 全球快讯:华侨城A:2022年度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 天天要闻:王健林将万达酒店65.04%股权...
- 天天快看:统计局局长康义:房地产市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