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头部VC如何布局中国先进制造?
新华财经上海12月17日电(记者 郭慕清)2021年,一级市场投资风向有哪些变化?头部VC都投了哪些行业?继上半年投了80个硬科技后,高瓴近来又在加速布局先进制造,并不断加码上下游产业。高瓴为何如此看好这条赛道?记者近日专访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解读高瓴“硬核工业”的投资逻辑。
重仓中国先进制造业是为占据价值链更高端
新华财经:高瓴创投近期密集出手了一批先进制造领域项目,包括大界机器人、卡伦特、曜能科技、唐锋能源、鲁尔新材、数益工联、全应科技等。在你看来,高瓴对先进制造投入是基于怎样的判断?
李良:两年前,高瓴就提出过“哑铃理论”:哑铃一端是科技创新对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广泛渗透;哑铃另一端,则是来自制造业等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就是说,新经济领域的创新渗透,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都是高瓴长期关注的对象。
基于此,先进制造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高瓴重点的投资方向之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不仅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也为经济繁荣、生活品质提升与全球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对投资机构来说,创投行业已进入农耕时代。而以中国制造业升级为核心的产业创新,需要的是精耕细作。制造业作为经济之本,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评估基准。长期以来,高瓴重仓中国、重仓中国制造,核心就是要以科技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帮助中国制造业占据价值链的更高端,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
新华财经:在你看来,先进制造和传统制造的区别是什么?或者说,在高瓴看来,先进制造的特征有哪些?
李良:首先,先进制造和传统制造相比,关键看能否完成由量到质的升级、和从大到强的突破。由量到质的升级,需要的是一套科学、现代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工具,需要数字化、精益管理等方法论加实践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本质是对制造业“大脑”的升级。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已向世界输出了源源不断的商品,而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标志则要看我们能否在产业中突破性地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向世界输出更先进的生产力。
其次,先进制造是传统制造向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过去十多年,目睹数字技术缔造了整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业,接下来在走向零碳的过程中,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发生同样巨大的化学反应。当前,全球制造业正从设备自动化向数据智能化时代迈进。以软件为驱动的数据实时流动是解决制造业中不确定性、推进效率飞升的核心密码。
再次,先进制造是面向全球市场、追求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这一点,在我们关注和投资的很多企业身上已非常突出。比如电池行业,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就始终在开拓全球最领先的技术,它从来没有把对手限定在身边。因为从传统制造业升级到先进制造的本质动力,就是占据全球产业链价值的更高端。
最后,先进制造本质是人才密集型产业。传统制造业或是劳动密集型、或是资本密集型,而先进制造一定是人才密集型。先进制造创业,就是“工程+科学”,是强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工程师创业。工程师的使命是解决问题,且是以不断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此前的人口红利已消失,但如今每年我们有500万工科大学生毕业,是美国的10倍,当他们进入制造业,带来的将是巨大的工程师红利。
碳中和为“中国制造”带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新华财经:从创投行业数据来看,先进制造今年的投融资规模有明显攀升,尤其是新能源、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过去,先进制造并不是VC机构的投资重点。在高瓴看来,为什么先进制造投融资会在今年进入窗口期?
李良:这有几方面原因:第一,碳中和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方向,这对传统的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了约束,同时也为制造业升级带来了巨大机遇。
最显性的是今年新能源车的爆发、或说汽车电动化突破了临界点,进入陡峭增长期。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底新能源车在新车消费中的渗透率大概在5.4%,到了今年10月已达到18.2%。这一数据增长超出了哪怕是最乐观的人的想象。汽车产业本就在制造业中占据巨大份额。新能源车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可谓百年一遇级的机遇,带动的是从上游原材料、电池、储能到整车厂、下游的换电等一整条产业链的震荡,而中国有幸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这一点直接推动了中国制造的加速变革。
再来看能源业。以隆基等为代表的多家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了太阳能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光伏度电成本最低甚至降到了1毛钱,煤电的成本都在2毛钱至3毛钱。比起十年前,光伏成本下降了75%,而在能源行业,每降一分钱都会带来需求的大涨,大量廉价的电力将衍生出更多新兴行业。所以说,碳中和正在把能源业变成先进制造,因为制造业的特征正是随着规模扩张而成本持续下降。
推动整个制造业向先进制造全面升级,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仅仅通过控制碳排交易、资源调配是不够的,唯有大规模换技术、以新的绿色技术驱动、为产业链各环节制定新标准,才能获得零碳时代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碳中和既是外部约束条件,也是“中国制造”最好的发展机遇。
第二,从人才端来说,工程师红利释放,为先进制造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传统制造业或是劳动密集型、或是资本密集型,而先进制造一定是人才密集型。先进制造的本质,就是“工程+科技”;先进制造创业,是强科技创新驱动下的工程师创业。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此前的人口红利已消失,但如今每年我们有500万工科大学生毕业,是美国每年工程师增量10倍,他们逐渐进入制造业,带来的是巨大的人才红利。
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趋势下,培养一批关键技术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是补足产业链短板的关键。而今年北交所的成立、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是激活创新这批企业、加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制度安排。
加速布局,从风险投资到产业整合
新华财经:高瓴在先进制造领域投资布局与投资逻辑具体是怎样的?
李良:我们的总体投资布局,从方向上来看,高瓴的投资覆盖新能源车产业链、新材料、信息自动化、工业互联网、工业智能化、核心工业软件、机器人、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众多领域;从产业链条上看,高瓴从最上游的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开始投,硬件上包括高端装备,软件上覆盖众多工业软件等。
关于投资逻辑,会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注该细分行业的技术迭代情况,比如,是否有关键性新技术出现,或原有技术是否进入了突破期;行业增速通常也是行业内在竞争力提升的外在表现,技术突破、新材料(如环保材料)的运用、产线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等均会带来明显的增速;还有国产替代的巨大机会,比如芯片制造和设计,还有高端仪器国产化、自主可控的需求也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储蓄了更大动力。
关于重点布局领域,聚焦在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其中,工业互联网方面,细分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领域,以AI技术为热电行业节能增效能的企业全应科技、为离散制造业打造数字工厂的通用软件数益工联等,均为高瓴早期投资企业,而我们投资的、为中小企业在零部件采购方面提升自动化效率的企业怡合达已于2021年7月上市;在核心工业软件领域,高瓴投资的CAD软件卡伦特、CAE十沣科技等,均为解决“卡脖子”的核心工业软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我们投资了大界机器人、法奥机器人、思灵机器人等。
在新能源方面,聚焦于动力电池、光伏、储能、膜电极等领域前沿技术,重点覆盖新能源车产业链、新型电池材料、风光电储能系统等方向。其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高瓴投资了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生产研发企业天科合达、汽车智能芯片领导者地平线、激光雷达头部研发商禾赛科技,以及自动驾驶计算平台AutoCore、星星充电等;围绕新一代能源技术,高瓴投资了基于钙钛矿材料的新一代光伏电池企业曜能科技、燃料电池膜电极生产研发企业唐锋能源等。
在新材料方面,高瓴投了高效相变储能材料企业鲁尔新材,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能通过微生物生产PHA并实现低成本商业化的公司蓝晶微生物,还有天使轮就开始投资的、全球领先的生物酶设计和固定化技术企业摩珈生物,和以物联网技术促进循环利用企业乐橘科技等。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023-01-18
- 天天讯息: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2023-01-18
- 关注: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2022年科创板新2023-01-18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步紧2023-01-18
- 新奥集团:数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气2023-01-18
- 视灯指数 2022 年度视频号发展白皮书发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个人小额借贷,认准微众银行的小额2023-01-18
- 【天天聚看点】周大生接待38位机构投资者调2023-01-18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股2023-01-18
- 顺网科技: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57.28万元,2023-01-18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股2023-01-18
- 博时基金:把握“六新”投资方向 布局资产2023-01-18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3-01-18
- 养元饮品:与“兔”共舞再推力作 携手G6662023-01-18
- 佰维存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讯: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2023-01-18
- 深耕麻辣烫赛道,杨国福坚持品质创新,推动2023-01-18
- 海南发展: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38.09万元,2023-01-18
- 数码视讯: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69.84万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积分大派兑 这2023-01-18
- 易事特重组方案被深交所关注 要求说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热点: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时快讯】节前黄金消费暖意浓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热点:A股资本举牌镜像:出手频次降2023-01-18
- 年关将至“囤金潮”来袭 黄金珠宝股表现强2023-01-18
- 环球要闻:东土科技:1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2023-01-18
- 【世界热闻】太阳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12023-01-18
- 深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税店2023-01-18
- 集采开标 种植牙费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荐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环球短讯!甘李药业(603087)1月17日主...
-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
- 今日要闻!好口碑、硬实力,“华侨城团圆...
- 人口开始负增长,房价终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讯: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
- 深圳拟不再安排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资讯丨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 统计...
- 全球快讯:华侨城A:2022年度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 天天要闻:王健林将万达酒店65.04%股权...
- 天天快看:统计局局长康义:房地产市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