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政策组合为稳定发展大局保驾护航 专家学者热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新华财经上海12月13日电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息稿中25次提及“稳”字。“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仅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也是观察明年中国经济政策和判断经济运行走势的关键词。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稳中求进是审时度势的正确抉择,各方应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长期稳定、高质量增长。
稳中求进是审时度势的正确抉择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对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与氛围;二是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三是全球疫情仍面临极其复杂的不确定性,全球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等环境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
“之所以强调稳,就是因为我们存在一些不稳因素,今年突出‘稳’字,更加强调如何稳住经济增长速度。”杨成长说,当前,中国面临经济稳和社会稳的双重目标,要通过经济稳实现社会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稳中求进”是长期以来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今年尤其强调“稳”字是中央基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经济要以稳为主,特别是要把稳就业、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当作头等大事。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记者表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中央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做出的审时度势的正确抉择。
滕泰说,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三方面下行压力:一是需求收缩,主要是投资下滑和消费增速放缓;二是供给冲击,主要来自初级产品方面的供给冲击;三是化解预期转弱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是对企业自主投资和消费方面的影响。
他认为,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前所未有的通胀压力。在海外通胀还没有传导到国内、国内物价水平还没有突破警戒线之前,要抓住这个绝好的窗口期,集中精力稳增长。这是中央提出“稳中求进”的深意所在。
七大政策组合 强化政策协同发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七大政策,从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有机结合,为稳定发展大局保驾护航。
交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宏观政策强调“稳”字当头,积极财政政策应对扩需求、稳增长发挥更大作用。此次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减弱,预计明年财政预算赤字率将回到3%左右的正常水平,有助于增强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的表述与201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同,释放出边际宽松信号,未来宽信用或将成为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对记者表示,结构政策强调畅通循环,实际上是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来部署,让产业配合度更高。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置于系统全面之中,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都与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衔接,可谓“统全局谋一域”的安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诸建芳预计,未来可能进一步发挥金融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从财政和政策性金融、科技类信贷、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融资等多方面发力,为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有效支持。
唐建伟还提到,改革开放政策更加细致和更具实操性。在去年所提“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基础上,今年明确提出了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同时,国企改革将进一步走向深水区,明确提出将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这是国企改革中较为艰难的一环,侧面表明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先立后破 纠正运动式“减碳”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等。
杨成长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领域,实际上是进一步理顺各方在这些领域存在的认知偏差,形成长期、合理、稳定的预期,激发市场主体的长期投资热情,从而为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更加坚实微观基础。”
以“双碳”为例,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在滕泰看来,这次会议提出一个总体指导原则:先立后破。对于某些地方前期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过程中的运动式减排予以纠正,认为战略目标应坚定不移,但实施过程中要从现有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先立后破,既要发展新能源,同时也要保证传统能源供给。
今年以来,多地发生“煤荒”“电荒”现象。这次会议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从能源结构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虽然已经从2000年的68.5%下降至2020年的56.8%,但仍是最为重要的能源,短期内也很难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毛涛对记者表示。
毛涛表示,新能源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有赖于储能的进步及低成本应用,短期内储能技术很难有实质性突破,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问题。
“中央关于碳达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对记者表示,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出,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023-01-18
- 天天讯息: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2023-01-18
- 关注: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2022年科创板新2023-01-18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步紧2023-01-18
- 新奥集团:数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气2023-01-18
- 视灯指数 2022 年度视频号发展白皮书发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个人小额借贷,认准微众银行的小额2023-01-18
- 【天天聚看点】周大生接待38位机构投资者调2023-01-18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股2023-01-18
- 顺网科技: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57.28万元,2023-01-18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股2023-01-18
- 博时基金:把握“六新”投资方向 布局资产2023-01-18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3-01-18
- 养元饮品:与“兔”共舞再推力作 携手G6662023-01-18
- 佰维存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讯: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2023-01-18
- 深耕麻辣烫赛道,杨国福坚持品质创新,推动2023-01-18
- 海南发展: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38.09万元,2023-01-18
- 数码视讯: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69.84万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积分大派兑 这2023-01-18
- 易事特重组方案被深交所关注 要求说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热点: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时快讯】节前黄金消费暖意浓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热点:A股资本举牌镜像:出手频次降2023-01-18
- 年关将至“囤金潮”来袭 黄金珠宝股表现强2023-01-18
- 环球要闻:东土科技:1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2023-01-18
- 【世界热闻】太阳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12023-01-18
- 深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税店2023-01-18
- 集采开标 种植牙费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荐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环球短讯!甘李药业(603087)1月17日主...
-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
- 今日要闻!好口碑、硬实力,“华侨城团圆...
- 人口开始负增长,房价终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讯: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
- 深圳拟不再安排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资讯丨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 统计...
- 全球快讯:华侨城A:2022年度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 天天要闻:王健林将万达酒店65.04%股权...
- 天天快看:统计局局长康义:房地产市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