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财报】三只松鼠:委托代工频发食品安全问题 大股东相继减持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6日电 “双十一”促销过后,多名消费者投诉三只松鼠的手撕面包、坚果等产品变质发霉。该公司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与产品委托厂商代工、质检不过关有关。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代工模式的成本控制也不如自主生产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毛利率为30.71%,较同行业平均毛利率低约4.7个百分点。
三只松鼠于2019年提出联盟工厂模式,相关车间计划于2021年底前进入试投产,但没等到投产,公司多个股东相继减持股份。
轻资产运营模式弊端显现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
三只松鼠主要从事自有品牌休闲食品的研发、检测、分装及销售,产品组合覆盖坚果、干果、果干、花茶及零食等多个主要休闲食品品类。
经营模式方面,三只松鼠的产品生产全部委托厂商代工,由合作供应商收购原材料,按公司要求进行中间工艺的生产加工,最后交由公司进行质量检测、产品筛选及分装。对于部分不需要分装的零食产品(如糕点、肉类制品),公司委托供应商根据相应的原辅料、包装材料、配方及生产工艺等进行生产,直接由供应商直发至区域配送中心或城市仓进行后续分拣、打包及配送。
三只松鼠的委托代工模式虽然能节省建设工厂的高额投入、加速企业扩张,但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更高。对企业来说,如果代工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而如果食品安全不能保障,食品企业的生存根基将受到动摇。
在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中,三只松鼠相关投诉超过1100条,投诉内容涉及商品变质、产品中出现虫卵、鸭脖胀包、牛肉干发霉等食品安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采用代工模式的零食企业的投诉量相对高于自主生产企业,其中三只松鼠的投诉量在同行业内最为突出。
图1:三只松鼠及可比公司运营模式及投诉情况
除消费者投诉,三只松鼠多次在市场监督总局的食品抽检中被点名产品不合格。国家市场监督总局通告显示,2017年天猫商城销售的标称三只松鼠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CFU/g,比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25CFU/g)高出1.8倍;2020年四川省重庆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成都分店销售的、标称安徽省芜湖市三只松鼠分装的开口松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代工模式成本难控 电商红利过后业绩疲软
代工模式的另一个痛点是,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变弱。对比CJSC休闲食品分类企业发现,2018年至2020年,三只松鼠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约10个百分点,在行业内偏低。与公司的生产、销售模式相似的良品铺子、好想你等企业的毛利率也低于行业平均。
图2:三只松鼠及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
三只松鼠过去借助电商渠道高速发展及流量成长红利,业务快速扩张,连续多年位列国内主流电商渠道坚果零食类目销量第一。但因毛利率低,加上高额的平台服务及推广费用,其2017年至2019年利润增速远不及营收,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
图3:2017年以来三只松鼠营业收入、净利润
随着2020年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线上流量去中心化,产品引流效果减弱,三只松鼠营收规模有所萎缩。2020年,三只松鼠营收同比下降3.72%;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减少2.23%。
受益于公司近期对产品、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以及新品牌“小鹿蓝蓝”亏损大幅收窄,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利润有所增加,实现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增加67.35%;毛利率30.71%,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7个百分点,但在行业内仍偏低。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重点孵化的新品牌“小鹿蓝蓝”的主要产品为面向6个月到14周岁婴童的零食食品,也是采用委托代工模式。在公司频繁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该业务的安全问题不免令人担忧。
大股东纷纷减持 拟试水联盟工厂模式
频繁出现质量问题,会极大影响公司业绩。公司为了维护品牌形象,不得不增加推广费用,进一步挤占生产成本,导致代工企业利润压缩、产品质量或更加堪忧,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为保证上游供应链的稳定性,三只松鼠于2019年提出联盟工厂模式。通过整合供应商入驻,以公司检测、物流体系进行配套,与供应商达成资产、资本、品牌和渠道“四个联盟”,构建产业联合体,希望更大程度上保证上游供应链稳定性。联盟工厂生产车间计划于2021年底前进入试投产,但没等到投产,公司多个股东匆匆减持股份。
自2020年7月公司首发限售股解禁以来,公司大股东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NICE GROWTH LIMITED、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频繁减持股份。截至2021年9月3日,3个股东合计减持约3537.3万股,经公告数据测算,变现金额约达18.56亿元。
2021年9月末,股东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再次披露减持计划,计划6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4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当时总股本的6%。
三只松鼠于2019年7月在创业板上市后,股价震荡攀升,2020年5月一度达到91.09元/股(前复权),较发行价14.68元/股涨幅超过5倍。随后公司股价逐渐低迷,近期股价徘徊在35元/股至40元/股区间。截至2021年11月25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37.32元/股,较2020年最高点跌幅近六成,市值蒸发逾200亿元。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023-01-18
- 天天讯息:又创纪录!北向资金本月净买入升2023-01-18
- 关注: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2022年科创板新2023-01-18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步紧2023-01-18
- 新奥集团:数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气2023-01-18
- 视灯指数 2022 年度视频号发展白皮书发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个人小额借贷,认准微众银行的小额2023-01-18
- 【天天聚看点】周大生接待38位机构投资者调2023-01-18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股2023-01-18
- 顺网科技: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57.28万元,2023-01-18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股2023-01-18
- 博时基金:把握“六新”投资方向 布局资产2023-01-18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2023-01-18
- 养元饮品:与“兔”共舞再推力作 携手G6662023-01-18
- 佰维存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讯:君实生物:将于近期与监管部门沟2023-01-18
- 深耕麻辣烫赛道,杨国福坚持品质创新,推动2023-01-18
- 海南发展: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38.09万元,2023-01-18
- 数码视讯: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69.84万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积分大派兑 这2023-01-18
- 易事特重组方案被深交所关注 要求说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热点:强势反弹近三个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时快讯】节前黄金消费暖意浓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热点:A股资本举牌镜像:出手频次降2023-01-18
- 年关将至“囤金潮”来袭 黄金珠宝股表现强2023-01-18
- 环球要闻:东土科技:1月17日获融资买入4272023-01-18
- 【世界热闻】太阳能:1月17日融券卖出金额12023-01-18
- 深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税店2023-01-18
- 集采开标 种植牙费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荐
- 世界动态:商务部:2022年全国实际使用外...
- 【天天时快讯】今天将有大动作?市场步...
- 当前简讯:建发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换股,A...
- 环球消息!63亿“抄底”红星美凯龙,建发...
-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 环球短讯!甘李药业(603087)1月17日主...
-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
- 今日要闻!好口碑、硬实力,“华侨城团圆...
- 人口开始负增长,房价终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讯: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
- 深圳拟不再安排建设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资讯丨人口步入负增长时代 统计...
- 全球快讯:华侨城A:2022年度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 天天要闻:王健林将万达酒店65.04%股权...
- 天天快看:统计局局长康义:房地产市场合...